[发明专利]一种潜孔钻机用液压送杆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9830.4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智;肖文杰;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口维克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06 | 分类号: | E21B4/06;E21B19/08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3128 | 代理人: | 侯迎新 |
地址: | 0754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液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孔钻机用液压送杆机构。
背景技术
在潜孔钻机凿岩钻孔作业时,由于所要钻凿的孔深一般都大于钻杆的长度,因此需要在钻进过程中依次接续钻杆,达到钻孔深度后要依次拆卸钻杆,完成钻孔。
大型钻机钻凿孔径一般大于150毫米。相比较中小型钻机,大型钻机钻杆的直径、长度和重量都大,换杆一般采用机械手送杆。小型钻机钻凿孔径一般小于90毫米。其钻杆直径和长度小,换杆基本是人工作业。
钻凿孔径大于100毫米,小于200多毫米的中型钻机的换杆问题一直困扰着钻孔作业。在这个孔径范围,人工换杆劳动强度太大,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一般采用减小钻杆长度的办法来减少钻杆重量。这样做增加了换杆次数,直接影响作业效率。采用机械手方式换杆,机构复杂,体积和重量都大,受钻机体积影响,机构不好布置,一般都不采用。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人工负重问题的送杆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较好地解决人工负重问题、适用于中型钻机换杆作业的潜孔钻机用的液压送杆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潜孔钻机用液压送杆机构,其包括与潜孔钻机的滑架固定连接的支撑滑道梁架、滑动设置于支撑滑道梁架上的储杆筒、设置于储杆筒的筒体中心位置的转动轴盘以及两端分别铰接于潜孔钻机的滑架与储杆筒之间的油缸。
优选的,所述储杆筒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中心位置的与转动轴盘铰接的心轴以及与设置于筒体侧壁上的悬臂架,所述筒体侧壁一侧开有钻杆移出的缺口,所述悬臂架端部有两个与支撑滑道梁架滑动连接的配合孔。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盘包括花盘、底盘和轴套,所述花盘和底盘分别固定于轴套的上下两端部,所述轴套两端设有与储杆筒的心轴铰接的配合孔。
所述油缸一端与滑架铰接固定,另一端与储杆筒上的悬臂架铰接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储杆筒在支撑滑道梁架上通过油缸的推拉实现在储杆位置和钻机回转中心之间移动。位于储杆筒中心的转动轴盘与储杆筒心轴铰接,在储杆筒内手动旋转。钻杆在储杆筒和钻孔中心之间由油缸推送,实现机械位移,解决了换杆的人工负重的问题。钻杆在储杆筒内由手工转动,不负重,劳动强度轻微。
2、本发明可以不必因为减重而缩短钻杆长度,减少了换杆次数,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储杆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储杆筒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转动轴盘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转动轴盘的俯视示意图;
在附图中:
1、储杆筒,1-1、筒体 ,1-2、心轴,1-3、悬臂架; 2、转动轴盘,2-1、花盘,2-2、底盘,2-3、轴套;3、支撑滑道梁架;4、油缸;5、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液压送杆结构的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参见附图1-附图6,本发明液压送杆机构,包括与潜孔钻机的滑架5固定连接的支撑滑道梁架3、滑动设置于支撑滑道梁架3上的储杆筒1、设置于储杆筒1的筒体中心位置的转动轴盘2以及两端分别铰接于潜孔钻机的滑架与储杆筒1之间的油缸4。所述储杆筒在支撑滑道梁架上通过油缸的推拉实现在储杆位置和钻机回转中心之间移动。所述转动轴盘与储杆筒心轴铰接,在储杆筒内手动旋转。支撑滑道梁架3的一端与钻机的滑架固定。所述油缸4一端与滑架铰接固定,另一端与储杆筒的悬臂架铰接固定。
参见附图3和附图4,所述储杆筒1包括筒体1-1、设置于筒体1-1中心位置的与转动轴盘2铰接的心轴1-2以及与设置于筒体1-1侧壁上的悬臂架1-3。筒体1-1一侧开有钻杆移出的缺口。悬臂架1-3端部有与支撑滑道梁架滑动连接的配合孔。
参见附图5和附图6,所述转动轴盘包括花盘2-1、底盘2-2和轴套2-3。花盘2-1和底盘2-2分别固定于轴套2-3的上下两端部。轴套2-3两端有与储杆筒心轴铰接的配合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口维克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口维克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98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的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并行测试WIFI模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