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的大承载强机动航天器构型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29653.X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1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启龙;汪晟;符建明;洪亚军;柴艳;郭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G1/40 | 分类号: | B64G1/40;B64G1/66;B64G1/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承载 机动 航天器 构型 | ||
1.一种中空的大承载强机动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荷舱、推进舱和仪器舱,其中所述载荷舱位于航天器中央轴线位置,所述载荷舱穿过所述推进舱和仪器舱的中央轴线,所述载荷舱的内部为前后敞开的圆柱体空间,贯通于航天器整体,用于承载需要布局在航天器中间位置的大型空间载荷;所述推进舱位于所述载荷舱外部,所述仪器舱位于所述推进舱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舱包括:承力筒、承力锥、三角支撑板、对接框,所述对接框用于与运载火箭相连接,所述承力锥的底部与所述对接框相连接,所述三角支撑板位于承力锥的外围用于对推进舱进行支撑,所述三角支撑板的数目为偶数个;所述承力筒为中心承力筒,所述承力筒穿过所述推进舱和仪器舱的中央,所述承力筒与承力锥的顶部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舱包括推进舱底板、推进舱纵向隔板、推进剂贮箱、气瓶、推进舱小侧板、推进舱大侧板和仪器舱底板;所述推进剂贮箱的数目为4个,所述4个推进剂贮箱围绕承力筒平铺安装;
所述推进舱纵向隔板的数目为偶数块;
所述承力筒经由推进舱中央穿过并与所述推进舱纵向隔板连接;推进舱底板通过承力锥和三角支撑板进行支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舱包括仪器舱底板、仪器舱纵向隔板、仪器舱顶板、仪器舱大侧板和仪器舱小侧板;所述推进剂贮箱上下法兰为锯齿形环状法兰,所述仪器舱底板与推进剂贮箱对接处亦为锯齿形环状法兰,使推进剂贮箱下法兰能够从仪器舱底板中穿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剂贮箱自上而下分别穿过仪器舱底板和推进舱底板并与仪器舱底板和推进舱底板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天器的仪器舱和推进舱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进行切角处理形成的8边形,推进剂贮箱布局在切角位置,在提高航天器整体扭转刚度的同时,能够在整流罩包络限制内安装更大直径的推进剂贮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仪器舱大侧板和推进舱大侧板可拆卸,方便总装操作和维修;仪器舱小侧板和推进舱小侧板不可拆卸,为有高精度安装要求的设备提供稳定的安装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筒具有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承力筒的上法兰为外翻法兰,所述承力筒的下法兰为内翻法兰,载荷系统由承力筒中部插入分别与其上下法兰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承力锥前法兰为内翻和外翻一体化形式,该内翻法兰与承力筒底部内翻法兰连接形成组合内翻法兰用于连接载荷系统,该外翻法兰与推进舱底板连接。通过该种连接方式实现载荷系统、承力筒、推进舱底板所承受的力学载荷并行传递至承力锥。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剂贮箱引起的大量级力学载荷通过推进舱底板和三角支撑板传递至承力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96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