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9030.2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8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楚;李钍;迟彧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E02D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筏板放坡 构建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筏板放坡的构建系统、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包括:构建筏板多边形,筏板多边形包括第一筏板、第二筏板以及第一筏板与第二筏板之间的间隙;沿第一筏板的四周按预设放坡角度向第二筏板所在的平面放坡,形成放坡扫描体;截取位于筏板多边形的竖直上方的放坡扫描体;合并截取所得的放坡扫描体,形成第一筏板的边坡体。本发明提供的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使得第一筏板的各条边均能够向第二筏板放坡,使得筏板放坡构建后更符合实际,并且避免了单边放坡时总是延伸到邻边上的问题,改善了相关算法,提升了算量的准确度,减小了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建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系统、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筏板基础的稳定性,在筏板的边缘增加额外的体构造,这些额外的体称为边坡(体),增加边坡的操作称为放坡。一般地,筏板在建模软件中是面式图元,每条边都可以有不同的边坡构造,或者也可以没有。相关技术中的一些建模软件中在单边放坡时总是延伸到邻边上(如图1),但是这样的放坡结构不理想且与实际工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使边坡构造得更合理,是筏板边坡构造算法优化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筏板放坡的构建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包括:构建筏板多边形,筏板多边形包括第一筏板、第二筏板以及第一筏板与第二筏板之间的间隙;沿第一筏板的四周按预设放坡角度向第二筏板所在的平面放坡,形成放坡扫描体;截取位于筏板多边形的竖直上方的放坡扫描体;合并截取所得的放坡扫描体,形成第一筏板的边坡体。
本发明提供的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首先沿第一筏板的四周按预设放坡角度向第二筏板所在的平面放坡,形成多个边坡以及形成放坡扫描体,之后截取位于筏板多边形的竖直上方的放坡扫描体,再合并截取所得的放坡扫描体,最终形成第一筏板的边坡体。通过该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使得第一筏板的各条边均能够向第二筏板放坡,使得筏板放坡构建后更符合实际,并且避免了单边放坡时总是延伸到邻边上的问题,改善了相关算法,提升了算量的准确度,减小了误差。
其中,若第一筏板相邻的两边的夹角为直角,一般地,这两条边放坡处理后形成的放坡扫描体之间的夹角为45°。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筏板放坡的构建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构建筏板多边形之后还包括:检测第一筏板放坡的脊线是否位于筏板多边形内或筏板多边形沿竖直方向的上方,脊线为第一筏板相连的两边放坡后形成的交线;若第一筏板放坡的脊线位于筏板多边形内或筏板多边形沿竖直方向的上方,则沿第一筏板的四周按预设放坡角度向第二筏板所在的平面放坡,形成放坡扫描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构建筏板多边形之后检测第一筏板放坡的脊线是否位于筏板多边形内或筏板多边形沿竖直方向的上方,其中的脊线是第一筏板相连的两边放坡后形成的交线,若第一筏板放坡的脊线位于筏板多边形内或筏板多边形沿竖直方向的上方则说明此时具备多边放坡的条件,可以沿第一筏板的四周按预设放坡角度向第二筏板所在的平面放坡,形成放坡扫描体。通过设置上述的判断条件,明确了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实施多边放坡,若第一筏板与第二筏板仅仅是单边相对,那么此时也可不必对第一筏板进行多边放坡处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若第一筏板放坡的脊线没有位于筏板多边形内或筏板多边形沿竖直方向的上方,则将第一筏板上与第二筏板相邻的边按预设放坡角度向第二筏板所在的平面放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9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