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8599.7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9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祥洲;陈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8 | 分类号: | G06F16/18;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高洁;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件 显示屏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端到端业务 测试日志 质量分析 进度 终端 测试脚本 传输时延 接收测试 统计评估 业务数据 业务运行 脚本 对端 发送 记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测试脚本,并启动与所述测试脚本对应业务的流程;所述业务运行时,记录进度控件在显示屏上出现的时刻T1和在显示屏上消失的时刻T2;所述进度控件,用于表征业务数据的传输时延;基于所述T1和T2确定进度控件在显示屏上的显示时间△T;将所述△T记入测试日志,并发送所述测试日志,用于后续对端到端业务质量的统计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运营商可从核心网侧数据分析设备中获取数据业务的性能指标,主要通过在核心网侧监控用户面数据IP报文流量,并针对这些IP报文流量进行速率统计,以及进行IP包深度解析,统计每一种业务的TCP连接成功率和建链时延。
相关技术中,以探针方式在分组传送承载网络上部署端到端的网络质量评测系统,结合业务对承载网的质量要求进行综合分析,不仅部署复杂度大,而且难以体现单用户的端到端业务质量体验情况。另外,传统的分析方法仅能体现数据报文层面的时延,而非用户的视觉体验时延。而在现网优化中,在很多场景下,虽然网络设备的监控指标很好,但仍然受到用户体验不佳的投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测试脚本,并启动与所述测试脚本对应业务的流程;
所述业务运行时,记录进度控件在显示屏上出现的时刻T1和在显示屏上消失的时刻T2;所述进度控件,用于表征业务数据的传输时延;
基于所述T1和T2确定进度控件在显示屏上的显示时间△T;
将所述△T记入测试日志,并发送所述测试日志,用于后续对端到端业务质量的统计评估。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业务运行时,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显示屏上未出现进度控件时,确定所述显示屏上出现发送失败控件;
判定业务数据传输失败,并将该传输结果记入测试日志。
其中,所述确定所述显示屏上出现发送失败控件时,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显示屏上未出现发送失败控件;
判定业务数据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传输完毕,并将该传输结果记入测试日志。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记录进度控件在显示屏上出现的时刻T1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二预设时间内进度控件还未消失;
判定网络出现故障,并将该结果记入测试日志。
其中,所述记录进度控件在显示屏上出现的时刻T1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二预设时间内进度控件消失;
判定业务数据传输成功,并记录所述T2。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记录进度控件在显示屏上出现的时刻T1和在显示屏上消失的时刻T2时,该方法还包括:
记录T1时刻业务数据的第一上行流量和第一下行流量,以及T2时刻业务数据的第二上行流量和第二下行流量;
基于所述第一上行流量、第一下行流量以及所述第二上行流量、第二下行流量,确定所述△T内业务数据的上行流量差△TxBytes和下行流量差△RxByte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8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