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脯氨酰内切酶抑制活性的鹿茸活性组分及制备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28457.0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靳艳;叶明亮;于洋;晏嘉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5/32 | 分类号: | A61K35/32;A61P25/28;A61P25/1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脯氨酰内切酶 抑制 活性 鹿茸 组分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具有脯氨酰内切酶抑制活性的鹿茸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鹿茸提取、酶解、纯化,得到具有抑制脯氨酰内切酶活性的鹿茸活性组分,具体过程如下:
新鲜鹿茸冷冻干燥粉碎后取1 kg粉末,加入30 L去离子水,升温至95℃,搅拌提取5小时,提取结束后降至室温,用270目的滤网过滤,滤液即为鹿茸提取物;
用3 M的HCl将提取物的pH调至2.0,搅拌均匀后加入1 g胃蛋白酶,在37℃温度下酶解20小时;酶解结束后用6 M的NaOH将pH调节至7.0,再加入0.5 g胰蛋白酶和0.5 g的胰凝乳蛋白酶,在37℃温度下酶解20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温度升至95℃并保温30分钟后降至室温;
上述酶解液以2000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活性组分含有LPQPPQE、GPAGPQGPR、LPPLTAD、PPGLPGSPGQ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脯氨酰内切酶抑制肽。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具有脯氨酰内切酶抑制活性的鹿茸活性组分。
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脯氨酰内切酶抑制活性的鹿茸活性组分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脯氨酰内切酶抑制活性的鹿茸活性组分,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
所述神经系统疾病为神经性退化性疾病。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阿尔兹海默症或帕金森症认知障碍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84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