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挂镀生产线上废水回收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8237.8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7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山;王连华;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龙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线上 废水 回收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回收技术,特别是一种挂镀生产线上废水回收技术。
背景技术
龙门式直线型电镀生产线适用于镀铜、镍、铬、锌、铝氧化、磷化、塑料电镀及其它先进工艺要求,并可根据用户需求满足各种电镀中的功能性和装饰性要求。整线结构合理、外型美观、操作方便,并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操作,电脑可编程序控制的全自动操作系统可用屏幕显示,稳定性高。龙门行车滚轮采用聚氨酯橡胶,行走平稳无噪音全线各道工序实现工序控制,变频调速,软着落,往复速度4~25m/min,升降速度10~14m/min,适用于各种尺寸的镀槽,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广泛的自动线。
目前,国内电镀行业普遍采用末端化学处理法来进行电镀废水的污染治理,采用该方法虽然可达到达标排放,但存在运行费用较高的问题,更关键的是,采用该方法无法从源头减少电镀料液的用量和废水的排放量。因此,为在电镀行业中开展清洁生产,必须改革工艺流程,在源头和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同时在生产处理过程中有效的回收资源。
鉴于电镀生产中,尤其是电镀原料对用水的纯度要求非常高,从普通用水经过一系列的纯化工艺最终可制得生产用水,但是这样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镀生产线上废水回收技术,经该工艺回收的纯水直接用回挂镀生产线,可实现整体的工艺成本最低化。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挂镀生产线上废水回收技术,含重金属离子的挂镀废水依次经过预处理、钠滤以及反渗透分离后得生产用纯水,预处理是指将挂镀废水依次通过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过滤器过滤得初级水;所述的钠滤是指将所述的初级水通过钠滤系统,初级水中包括重金属离子在内的杂质被钠滤膜元件截留,90%以上的初级水透过钠滤膜元件得高纯度的二级水;所述的反渗透分离是指,所述的二级水通过反渗透过滤膜后得生产用纯水。
初级水经钠滤后,未透过钠滤膜元件的包含重金属离子在内的浓缩水进行浓缩回收挂镀原材料。
所述反渗透分离中使用的反渗透过滤膜,包括过滤膜本体,所述过滤膜本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化学筛层、尼龙过滤层、醋酸纤维过滤层、甲壳素层以及基层,所述化学筛层由粒状固体物积聚形成,粒状固体物相互之间形成微孔道,所述化学筛层设置在尼龙过滤层上表面,所述尼龙过滤层与醋酸纤维过滤层相粘贴,所述甲壳素层涂布在基层的上表面,所述基层内部设置有超滤层。
所述粒状固体物为活性炭粉末、石灰石和沸石之一。
所述尼龙过滤层和醋酸纤维过滤层之间设置有尼龙线缝接。
所述基层为化纤布。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该回收工艺,90%以上的废水被回收为生产用纯水,可直接用作挂镀用水;另外,钠滤后,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浓缩水不论是用于挂镀生产工艺中还是进行回收处理,由于浓缩水量相对于废水量大大减少,处理成本均大幅降低。因此,该回收挂镀废水生产纯水的工艺可实现挂镀工艺成本最低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挂镀生产线上废水回收技术,它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主要是将挂镀废水依次通过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得到初级水。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机械杂质、悬浮物、微生物、胶体、溶解性气体(主要针对水中的余氯等)以及其它无机、有机污染物,保护后续处理单元。
(2)、钠滤,主要采用具有钠滤膜元件的钠滤系统,使初级水在中低压下,通过钠滤膜元件,包括重金属离子在内的杂质被截留在浓缩液中,透过液为具有较高纯度的二级水,经钠滤后,浓缩液量为挂镀废水量的10%以下,浓缩液中主要为重金属离子及有机物,可以回收或处理达标排放,由于浓缩水量大大减少,可以降低回收处理成本或大幅度减少排放的重金属离子量。以每天100吨含铜废水为例,按1mg/l排放标准计,传统工艺处理达标排放,排入环境的铜离子为每天100克;若采用RO系统,排入环境的铜离子为每天30克;采用本方法则排入环境的铜离子为每天1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龙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龙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8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