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光源产品电特性参数多工位多参数综合并发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7565.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雄;黄坚;陈伟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刘黎明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光源 产品 特性 参数 多工位多 综合 并发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光源产品电特性参数多工位多参数综合并发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选择需测试的LED工位数及各被测LED所需的电特性参数测试项目,并选择各测试项目的测试顺序;建立测试项目集与测试路径集,计算测试路径集所对应的总测试时间,并利用遗传算法,得到总测试时间最短的最优测试路径;根据最优测试路径的测试顺序,依次对各个工位的LED进行各项电参数测试。所述装置包括计算机、电源模块、电路切换控制器、工位切换控制器、电参数采集模块。本发明通过对多个LED的多个电特性参数测试项目进行调度,实现了多工位、多参数的综合测试,极大节省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特性参数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光源产品电特性参数多工位多参数综合并发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LED光源产品是照明产品中最基本的元器件之一,其质量极大程度上决定着照明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准确地对其进行的电特性参数测试十分重要。电特性参数测试是LED光源产品质量检测主要的测试项目,包括额定电压测试、额定电流测试、额定功率测试、最大限制功率测试、最大允许工作电流测试、最大允许反向电压测试、最大允许脉冲高度测试。在对多个不同型号的LED进行电特性参数测试时,各个被测LED所需的测试项目不同,各个电特性参数测试项目的所需电流、电压、通电时间也不同,且部分测试项目测试过程需要进行多次通电,每两次通电间还需时间等待恢复。传统的测试方法为先测试完一个LED的所有测试项目后再进行下一个LED的测试,这使得测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等待时间,且测试过程需要人工频繁改变电源输出、切换电路、抄读数据,检测效率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光源产品电特性参数多工位多参数综合并发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测试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对测试路径进行调度得到最优测试路径;利用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并根据最优测试路径的测试顺序进行多工位多参数的综合并发测试,将极大节省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上述具体专利对比文件和相关文献为:
1)、“LED灯电参数检测系统”,专利号CN205210253U。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电参数检测系统,包括灯座、电参数测量仪、单片机和显示器。灯座用于安装待测LED灯,并于电参数测量仪连接,电参数测量仪将测得的电参数传输给单片机,并通过显示器显示。该检测系统能检测单个LED电参数是否符合要求,但不适用于测试流程较复杂的电特性参数测试及多型号LED同批次测试。
2)、“一种LED颗粒功率自动测试仪”,专利号CN204422646U。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颗粒功率自动测试仪,将需要检测功率的LED颗粒放在LED颗粒夹持器中固定,检测单元与LED颗粒连接,通过检测额定正向电压及正向电流,进而确定LED颗粒的额定功率。该装置能快速检测LED颗粒的功率,但每次只能检测单个LED的单项电参数测试;
3)、“一种多通道LED灯具电参数检测装置”,专利号CN203396925U。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LED灯具电参数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电参数计算模块、阵列切换模块、通信模块、数据备份接口模块及电源模块。该装置能对多路LED灯具运行时的电压、电流、功率状态进行检测、识别和评估。但并不提供可变电流或电压进行多项电特性参数测试也未涉及智能调度,无法对测试项目执行的先后顺序进行最优化。
4)、“一种多功能半导体电学性质快速测试装置及方法”,专利号CN106908683U。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半导体电学性质快速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多功能样品杆、管式加热炉、双排端子接线板和电学性质测试仪表,其电学性质测试仪表的四根导线与一个可插拔四端子导线插座连接,该插座有三个接头,分别连接不同测试样品,通过将对应的四端子插头、插座进行插拔,可进行测试样品或测试功能的切换。该发明进行测试功能及测试工位切换时,需要人手工进行电路切换,无法进行多工位、多电特性参数测试电路的自动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7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带裁切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用户设备及其网络提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