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控制方法、电梯控制装置和电梯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26562.0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3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明语 |
| 主分类号: | B66B1/06 | 分类号: | B66B1/06;B66B1/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1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 方法 装置 控制系统 | ||
1.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电梯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场景信息获取所述楼层的电梯的侯梯对象数量;
在电梯到达所述楼层时,根据侯梯对象数量来控制电梯的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电梯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场景信息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电梯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图像信息;
和/或
获取电梯楼层的候梯区域的人体的生物特征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场景信息获取所述楼层的电梯的侯梯对象数量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获取的图像信息中人体特征进行识别,获取该楼层的电梯的侯梯人员数量;
和/或
对所述获取的人体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获取该楼层的电梯的侯梯人员数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侯梯对象数量来控制电梯的运行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若侯梯对象数量为零,则控制电梯在该楼层直行且不开门。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电梯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场景信息的过程包括:
获取电梯各个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场景信息获取所述楼层的电梯的侯梯对象数量的过程包括:
通过各个楼层对应的场景信息分别获取各个楼层的电梯的侯梯对象数量;
在电梯到达所述楼层时,根据侯梯对象数量来控制电梯的运行的过程包括:
将各个楼层的侯梯对象数量进行排序,在电梯运行时,控制电梯优先在侯梯对象数量高的楼层进行开门。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电梯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场景信息的过程包括:
获取电梯各个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场景信息获取所述楼层的电梯的侯梯对象数量的过程包括:
通过各个楼层对应的场景信息分别获取各个楼层的电梯的侯梯对象数量;
在电梯到达所述楼层时,根据侯梯对象数量来控制电梯的运行的过程包括:
获取电梯当前剩余的可搭载人数,将所述可搭载人数与各个楼层的侯梯对象数量进行比对,在电梯运行时,控制电梯优先在侯梯对象数量与可搭载人数相近的楼层进行开门。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电梯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场景信息的过程包括:
获取电梯群的电梯各个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场景信息;
根据所述场景信息获取所述楼层的电梯的侯梯对象数量的过程包括:
通过各个楼层对应的场景信息分别获取各个楼层的电梯的侯梯对象数量;
在电梯到达所述楼层时,根据侯梯对象数量来控制电梯的运行的过程包括:
在电梯上行高峰期,获取按了电梯下行的楼层的第一侯梯对象总数量,将电梯核载人数与第一侯梯对象总数量进行比对,确定下行需要开门响应的电梯的第一数量,控制电梯群中的第一数量的电梯在下行过程中进行开门响应,其他电梯到达自身最高层后直行下行且不开门;
和/或
在电梯下行高峰期,获取按了电梯上行的楼层的第二侯梯对象总数量,将电梯核载人数与第二侯梯对象总数量进行比对,确定上行需要开门响应电梯的第二数量,控制电梯群中的第二数量的电梯在上行过程中进行开门响应,其他电梯到从最底层开始直行上行且不开门。
8.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梯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场景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场景信息获取所述楼层的电梯的侯梯对象数量;
运行控制模块,用于在电梯到达所述楼层时,根据侯梯对象数量来控制电梯的运行。
9.一种电梯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控制器,及与该电梯控制器连接的场景检测设备;
所述场景检测设备安装在电梯楼层的候梯区域,用于检测电梯楼层的候梯区域的场景信息;
所述电梯控制器运行相应的软件程序,所述软件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方法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检测设备包括摄像装置;所述电梯控制器通过监控系统连接所述场景检测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明语,未经林明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65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