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高频加热药芯焊丝的水下湿法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6009.7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4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涛;曲长明;王波;桑健;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B23K13/00 | 分类号: | B23K13/00;B23K13/08 |
代理公司: | 37247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沙莎;袁红红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加热线圈 焊炬主体 导电体 陶瓷管 绝缘层 电气隔离 导电嘴 焊丝 技术方案结构 高频加热 焊缝区域 焊接设备 焊接效率 焊接装置 接头组织 热量散失 熔滴过渡 水下焊接 药芯焊丝 给药 熔敷 伸入 湿法 加热 缠绕 焊接 冷却 外部 | ||
本发明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频加热药芯焊丝的水下湿法焊接装置,包括顶部导电体、导电嘴、连接顶部导电体和导电嘴的焊炬主体、设置于焊炬主体内部的陶瓷管、缠绕在陶瓷管外部的高频加热线圈和密封装置,焊炬主体涂有绝缘层,陶瓷管将顶部导电体和高频加热线圈电气隔离,顶部导电体不伸入到高频加热线圈中,高频加热线圈与涂有绝缘层的焊炬主体电气隔离。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高频加热线圈给药芯焊丝加热,改善了水下焊接过程中热量散失情况和焊缝区域的冷却速度,提高了熔敷率,改善接头组织,进而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改善了熔滴过渡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频加热药芯焊丝的水下湿法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与深海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水下焊接技术的重要性愈显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水下焊接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核电、港口、桥梁等“涉水”行业也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有效连接技术,为我国在能源领域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技术基础。其中药芯焊丝水下湿法焊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焊接方法,但由于其焊接过程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这将造成大量热量的散失。从而降低焊接效率,也不利于焊缝成型,甚至造成严重的焊接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一种高频加热药芯焊丝的水下湿法焊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药芯焊丝水下湿法焊接在水下焊接过程中,焊接时大量热量的损失,焊接效率低下,焊缝成型不良等问题。
一种高频加热药芯焊丝的水下湿法焊接装置,包括顶部导电体、导电嘴、连接顶部导电体和导电嘴的焊炬主体、设置于焊炬主体内部的陶瓷管、缠绕在陶瓷管外部的高频加热线圈和密封装置,焊炬主体涂有绝缘层,顶部导电体与焊接电源连接,焊炬主体是截面为长方形的框架,连接顶部导电体和导电嘴,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又能实现紧密的机械连接,陶瓷管将顶部导电体和高频加热线圈隔离,起到电气隔离的作用,顶部导电体不伸入到高频加热线圈中,防止高频加热线圈对顶部导电体进行加热而致其损坏,涂有绝缘层的焊炬主体与高频加热线圈电气隔离。
高频加热电源和冷却水箱分别与高频加热线圈连接,工作时,焊丝插入顶部导电体中,高频加热电源通过高频加热线圈对焊丝加热,通过改变高频加热电源的功率对焊丝的加热温度进行调节,适应不同的场所、条件以及具体工作环境,循环冷却水可以冷却高频加热线圈,带走高频加热线圈自身产生的热量。
密封装置包括上封盖、外壳、下封盖、导电嘴帽。上封盖和外壳之间、外壳和下封盖之间、下封盖和导电嘴帽之间均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
高频加热线圈的加热温度是可调节的。
优选地,顶部导电体与焊炬主体、焊炬主体与导电嘴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本发明一种高频加热药芯焊丝的水下湿法焊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高频加热线圈给药芯焊丝加热,改善了水下焊接过程中热量散失情况和焊缝区域的冷却速度,提高了熔敷率,改善接头组织,进而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改善了熔滴过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高频加热药芯焊丝的水下湿法焊接装置结构图;
图2:本发明一种高频加热药芯焊丝的水下湿法焊接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一种高频加热药芯焊丝的水下湿法焊接装置高频加热线圈。
其中:1.顶部导电体;2.上封盖;3.焊炬主体;4.陶瓷管;5.高频加热线圈;6.外壳;7.导电嘴;8.下封盖;9.导电嘴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6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切环模制粒机
- 下一篇:一种振动复合柔性磨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