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连接器及包含其的电池包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5890.9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9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刘会敏;兰志波;翁志福;徐永军;王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10;H01R13/17;H01R13/629;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曾莺华 |
地址: | 20130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芯 电池模组 高压连接器 电连接 插柱 电池包 壳体 连接座 穿设 两组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滑动连接 组电池 模组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连接器及包含其的电池包。该高压连接器包括:壳体;第一导电芯和第二导电芯;第一导电芯的第一插柱的一端用于电连接于其中一电池模组,第一插柱的另一端穿设于壳体;第二导电芯的第二插柱的一端用于电连接于另一电池模组,第二插柱的另一端穿设于壳体;第一导电芯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导电芯的第二连接部滑动连接。该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压连接器;至少两组电池模组,每组电池模组均设有连接座;第一导电芯和第二导电芯用于分别插入到相邻两组电池模组的连接座内实现电连接。本发明的结构可以调整第一导电芯和第二导电芯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保证两电池模组之间稳定的电连接的同时,能够具有很好的安装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连接器及包含其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中的电池模组之间一般采用线缆或刚性连接件进行连接,并通过螺钉进行锁紧。采用线缆连接,允许各电池模组之间的距离有所偏差,但是一旦螺钉松动,会导致连接处断电、打火等不安全因素发生;而采用刚性连接件连接,对各电池模组位置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安装的灵活性不够。两种连接方式都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方式存在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及包含其的电池包。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高压连接器,用于两电池模组之间的电连接,所述高压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其特点在于,所述高压连接器还包括:
第一导电芯和第二导电芯,所述第一导电芯和所述第二导电芯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导电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插柱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插柱的一端用于电连接于其中一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第一插柱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壳体,且与位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芯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插柱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插柱的一端用于电连接于另一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第二插柱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壳体,且与位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滑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内开设有两端贯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且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壁;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自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连接孔中。
较佳地,所述连接块设有连接槽且在所述连接槽内设有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一插柱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插柱的外表面沿周向均设有环槽且在所述环槽内设有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插柱与其中一所述电池模组,以及电连接所述第二插柱与另一所述电池模组。
较佳地,所述连接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槽沿所述第一连接部滑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均为导电弹簧。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弹性连接件和第二弹性连接件,使第一导电芯和第二导电芯之间的电连接、第一导电芯与其中一电池模组之间的电连接、以及第二插柱与另一电池模组之间的电连接,即使在上下震动时,也能够保持稳定的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连接块的两个侧面均为向顶部倾斜的斜面,所述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的第一凸起和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均位于所述连接孔内,且所述第一限位条设于第一侧壁的表面并向所述连接块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条设于第二侧壁的表面并向所述连接块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5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酰亚胺/聚碳酸酯复合纤维膜及其应用
- 下一篇:充电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