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母排自动成型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5819.0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0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猛;郭柳;郑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锦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成型 流水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母排自动成型流水线,其设置有校平机构、剪切机构、冲孔机构、立弯机构和平弯机构,相邻机构将通过物流输送机构关联,利用物料输送机构将材料分别输送到各个加工机构进行加工,直至被六轴机器人夹持到立弯机构或平弯机构上进行立弯或平弯作业,相比现有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流水线生产,连续性好,可以大幅度缩短生产时间,而且能够保证各个机构的加工质量的稳定性,确保材料具有优异的平直度、剪切尺寸精度及冲孔精度,以确保立弯或平弯后的产品具有优异的精准度,使母排紧密无缝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母排自动成型流水线。
背景技术
母排就是指供电系统中,电柜中总制开关与各分路电路中的开关的连接铜排或铝排,表面有做绝缘处理,主要作用是做导线用。
传统的技术一般是使用传统切削工艺加工母线槽产品铜,该工艺有如下弊端:1、加工端面粗糙,毛刺较多,型材进行表面处理时,易发生刮花,严重影响其美观及导电性能;同时无法解决表面层的附着力问题,无法确保产品的长时间可靠运行;2、切削量大,造成型材的原材料浪费;3、端面为直角形状,不具备导向性能。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影响产品的准确性对接安装。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已经有技术提出了一种母排数控生产方法,该工艺的实施过程中是采用自动送料机构和自动搬运系统,以此避免高温坯料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且能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式还存在几点不足,一是自动化程度低,在进行加工前需要人工对材料进行校直、剪切、冲孔等工序,无法形成一个自动化加工流水线,二是平弯或者立弯的精度不稳定,部分原因是因为采用人工上料,定位位置不易控制,而且材料在前期处理中也是采用人工校直冲孔等,特别是校直,校直力度不够,而且由于前期处理工序与平弯或立弯工序是分离进行,故此材料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产生二次变形,变形后的材料在立弯或平弯加工时,则会影响到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且加工精度高的母排自动成型流水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母排自动成型流水线,按加工流程分别包括校平机构、剪切机构、冲孔机构、立弯机构和平弯机构,以及贯穿校平机构、剪切机构、冲孔机构进、出口的物料输送机构;所述的立弯机构和平弯机构均设置在冲孔机构的一侧,立弯机构和平弯机构的一侧还设置有六轴机器人。
所述的物料输送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所述的第一输送带设置在校平机构的一侧,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与校平机构连通。
所述的校平机构包括校平机架,在校平机架上设置有上校平装置、下校平装置及驱动上校平装置和下校平装置动作的第一驱动机构,上校平装置设置在下校平装置的上方,上校平装置与下校平装置之间留有供材料穿过的间隙;所述的上校平装置和上校平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上校平装置和上校平装置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输送带的进口端,第二输送带的出口端与剪切机构的进口端连通。
所述的立弯机构和平弯机构分别设置有立弯模具、平弯模具,立弯模具的一侧设置有立弯装置,平弯模具的一侧设置有平弯装置;所述的六轴机器人设置在立弯模具、平弯模具及剪切机构出口端三者之间,使得六轴机器人可以将剪切机构上的材料夹持到立弯模具或者平弯模具上。
所述的上校平装置包括上校平滚轮,下校平装置包括下校平滚轮,上校平滚轮设置在下校平滚轮的上方,且上校平滚轮与下校平滚轮相互交错设置,上校平滚轮与下校平滚轮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链条或者皮带与上校平滚轮和下校平滚轮传动连接;所述的上校平滚轮和下校平滚轮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第一输送带的出口端与该进料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锦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锦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5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