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4054.9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6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关野哲也;小林浩;美才治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703 | 分类号: | H01R13/703;H01R13/502;H01R13/506;H01R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一种连接器,包括:短路端子,该短路端子收纳在第一壳体中,并且具有接触片,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未互相接合时,该接触片分别与多个第一端子中的相邻的第一端子接触;以及解除器,该解除器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接合时,使接触片移位,并且解除相邻的第一端子与接触片之间的接触。接触片包括:接触部,该接触部能够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端子接触;以及滑动部,该滑动部能够在解除器上滑动,并且分别布置在接触部的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接合方向上的前方的位置处,并且当接触片由于滑动部在解除器上滑动而移位时,接触部从解除器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短路端子的连接器,该短路端子连接容纳在壳体中的多个端子。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JP 2007-73268A描述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第一壳体,其容纳作为第一端子的多个母端子;第二壳体,其容纳作为第二端子的多个公端子,该多个公端子能够连接到母端子,并且第二壳体能够与第一壳体接合;短路端子,其容纳在第一壳体中,并且具有与彼此相邻的母端子中的各个母端子接触的接触片;以及解除片,其作为设置在第二壳体中的解除器,并且使接触片移位,以解除母端子与接触片之间的接触状态。
在该连接器中,例如,容纳在第一壳体中的多个母端子之中的相邻的两个母端子连接到控制安全气囊的操作的安全气囊电路。
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未互相接合的状态下,相邻的两个母端子通过与容纳在第一壳体中的短路端子的接触片进行接触而经由该短路端子相连接。
通过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未互相接合的状态下经由短路端子而如此连接两个母端子,在两个母端子之间不产生电势差,这防止了安全气囊的错误展开。
对于两个母端子与短路端子之间的连接,通过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合,短路端子的接触片由于第二壳体的解除片而移位,使得解除母端子与接触片之间的接触状态,并且解除了两个母端子与短路端子之间的连接。
发明内容
顺便地,在上述连接器中,当短路端子的接触片由于第二壳体的解除器而移位时,通过设置在接触片上并且能够与第一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在解除器上的滑动,接触片移位。
当接触片的接触部与上述连接器类似地在解除器上滑动时,接触部可能变形,或者装接到解除器的绝缘物质可能附着到接触部。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解除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接合并且接触部与第一端子进入互相接触的状态时,可能存在接触部与第一端子不正常地进行接触的情况,或者可能存在绝缘物质夹置在接触部与第一端子之间的情况,使得短路端子的电气性能可能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利用短路端子保持电气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多个第一端子,该多个第一端子收纳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能够与所述第一壳体接合;多个第二端子,该多个第二端子收纳在所述第二壳体中,并且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互相接合时,该多个第二端子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相连接;短路端子,该短路端子收纳在所述第一壳体中,并且具有接触片,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未互相接合时,该接触片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中的相邻的第一端子接触;以及解除器,该解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并且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进行接合时,使所述接触片移位,并且解除所述相邻的第一端子与所述接触片之间的接触。所述接触片包括:接触部,该接触部能够分别与所述相邻的第一端子接触;以及滑动部,该滑动部能够在所述解除器上滑动,并且分别布置在所述接触部的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接合方向上的前方的位置处,并且当所述接触片由于所述滑动部在所述解除器上滑动而移位时,所述接触部与所述解除器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40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市政雨、污水泵站自动清淤系统
- 下一篇:崖壁空腔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