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机净水系统及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3802.1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孟毅;刘琳琳;郝世龙;李冬;张静静;劳春峰;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10 | 分类号: | D06F39/10;D06F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净水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净水系统,包括,净水模块,通过管路与洗衣机本体连接,洗衣机内的水经净水模块过滤后返回至洗衣机内;驱动净水模块内的水返回至洗衣机内的第一水泵;所述净水模块至少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洗衣机排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洗衣机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一水泵还与冲洗水供水管连接,以驱动冲洗水供水管内的水从净水入口进入净水模块,对净水模块进行反向冲洗。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装有上述过滤系统的洗衣机。本发明对净水模块进行反向冲洗,从而更加的有效去除附在过滤膜表面的污染物,提高了过滤膜的过滤性能,延长了过滤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设备,尤其是一种洗衣机净水系统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节水洗衣机在洗衣漂洗阶段会对洗涤水进行过滤以重复使用,净水模块长期使用后附着在其表面的沉积物会造成滤孔的堵塞,使得净水模块的过滤效率下降,现有的节水洗衣机一般采用对过滤膜正向冲洗的模式来去除附在膜表面的污染物,即冲洗水流与过滤膜滤水时的水流流向相同,这种冲洗模式不能深度去除滤膜表面的污染物,冲洗效果一般,使得滤膜难以长时间的维持良好的透过性,并且冲洗过程耗水量较大,不利于节水。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以相反于滤水方向向净水模块供水以清洗净水模块的洗衣机净水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净水系统的洗衣机。
为了实现第一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净水系统,包括,
净水模块,通过管路与洗衣机本体连接,洗衣机内的水经净水模块过滤后返回至洗衣机内;
驱动净水模块内的水返回至洗衣机内的第一水泵;
所述净水模块至少具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洗衣机排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洗衣机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一水泵还与冲洗水供水管连接,以驱动冲洗水供水管内的水从净水入口进入净水模块,对净水模块进行反向冲洗。
进一步,所述冲洗水供水管连接在第二管路上,且位于第一水泵进水口的上游;第一水泵出水口的下游连接有分支管路,所述分支管路连接至第二管路上,且位于第二管路与冲洗水供水管连接处的上游。
进一步,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出水口连接,然后依次经过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水泵、第三三通阀后,另一端与洗衣机进水口连接,所述冲洗水供水管与第二三通阀连接,所述分支管路一端与第一三通阀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三通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口管与第一三通阀连接,第一三通阀通过中间连接管与第二三通阀连接,第二三通阀通过水泵进水管与第一水泵进水口连接,水泵出水口通过水泵出水管与第三三通阀连接,第三三通阀通过净水回流管与洗衣机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净水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过滤膜,所述入水口与出水口通过过滤膜分隔,过滤膜的内侧围成与出水口连通的内侧通道,过滤膜的外侧与壳体之间构成与入水口连通的外侧通道。
进一步,所述净水模块还具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外侧通道连通,并在外部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通过第四三通阀分别与洗衣机回水管和排污管连接,所述洗衣机回水管与洗衣机的进水口或回流口连接,以将溢流口流出的水排入至洗衣机内,所述排污管与外部环境连通,以将溢流口流出的水排入外部环境中,第四三通阀用于控制切换溢流管与洗衣机回水管或排污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净水模块还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外侧通道连通,并在外部连接有一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用于向净水模块内供气,以使气流冲击过滤膜,使过滤膜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3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