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的杂环化合物及利用它的有机发光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3704.8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许东旭;李东勋;朴胎润;许净午;张焚在;韩美连;郑珉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91 | 分类号: | C07D307/91;C07D333/76;C07D405/14;C07D409/14;C07D413/14;C07D417/14;C07D519/00;H01L51/54;H01L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顾晋伟;郑毅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环化合物 利用 有机 发光 元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杂环化合物及利用它的有机发光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杂环化合物及包含它的有机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通常,有机发光现象是指通过使用有机材料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发光元件视角宽、对比度优异、响应时间快,而且亮度、驱动电压和响应速度性能优异,因此对有机发光元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有机发光元件一般具有包含阳极、阴极和置于其间的有机材料层的结构。所述有机材料层具有分别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以提高有机发光元件的效率和稳定性,例如,可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在这种有机发光元件的结构中,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从阳极注入有机材料层且电子从阴极注入有机材料层,当注入的空穴和电极相遇时会形成激子,且当激子再回到基态时会发光。
对于如上所述的用于有机发光元件的有机材料,需要持续研发出新的材料。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00-0051826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杂环化合物及包含它的有机发光元件。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在所述化学式1中,
X为O或S,
R1至R4中至少两个为相同的-L-Ar,其余为氢,
L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亚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包含O、N、Si及S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的C2-60杂亚芳基,
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60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包含O、N、Si及S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的C2-60杂芳基,
但,Ar不是吡啶基。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元件,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包含: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电极;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一层或多层有机材料层,所述有机材料层中一层或多层有机材料层包含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发明效果
所述的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用作有机发光元件的有机材料层的材料,并且在有机发光元件中可以提高效率、以及低驱动电压和/或寿命性能。尤其,所述的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用作空穴注入、空穴传输、空穴注入和传输、发光、电子传输、或电子注入材料。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包含基板1、阳极2、发光层3和阴极4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实例。
图2示出包含基板1、阳极2、空穴注入层5、空穴传输层6、发光层7、电子传输层8和阴极4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在本说明书中,或意旨连接于其他取代基的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3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