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氰酸酯杂化聚合物以及氰酸酯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3579.0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0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明;徐彩虹;陈艳杰;张宗波;李永明;彭丹;牟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73/06 | 分类号: | C08G73/06;C08J5/24;C08L79/04;C08K7/10;C08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马东伟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 酯杂化 聚合物 以及 复合材料 | ||
1.一种氰酸酯杂化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酸酯杂化聚合物的原料包括原料氰酸酯和含硅氧链节的二胺;
所述原料氰酸酯与所述含硅氧链节的二胺的质量比大于或等于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酸酯杂化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酸酯杂化聚合物为氰酸酯杂化预聚物或杂化氰酸酯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酸酯杂化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氰酸酯原料为液态氰酸酯或氰酸酯的有机溶剂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酸酯杂化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氧链节的二胺为含硅氧链节的二胺单体或含硅氧链节的二胺的有机溶剂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氰酸酯杂化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烷烃类溶剂、芳香族溶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酸酯杂化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氰酸酯为脂肪族氰酸酯、通式(I~III)的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通式(I)为
通式(II)为
通式(III)为
式中R1~R8为H、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C8环烷基、C1~C10烷氧基、卤素、苯基或苯氧基中的一种;
R9为H或C1-C10烷基中的一种,n为整数,0≤n≤20;
Z为化学键、SO2、CF2、CH2、CHF、CH(CH3)、亚异丙基、六氟亚异丙基、C1-C10亚烷基、O、N=N、C=N、C=C、COO、C=N-N=C、具有C1-C8亚烷基的亚烷氧基、S、Si(CH3)2
或N-R9
或
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氰酸酯杂化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为F、Cl、Br或I。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氰酸酯杂化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氰酸酯为亚苯基-1,3-二氰酸酯、亚苯基-1,4-二氰酸酯、2,4,5-三氟亚苯基-1,3-二氰酸酯、4,4’-双(苯基氰酸酯)甲烷、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4,4’-双(苯基氰酸酯)异丙烷、2,2-双(4-氰酸酯基-苯基)六氟丙烷、环戊二烯型氰酸酯、酚醛型氰酸酯、4,4’-亚甲基二苯基二氰酸酯或通式(IV)中的至少一种;
通式(IV)为
式中R10为C3~C12脂肪族烃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酸酯杂化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氧链节的二胺的通式为
m为整数,0≤m≤100;
R11、R11′、R12和R12′为氢、直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支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环烷基、直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支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环烯基、直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支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环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中的一种;
R13和R14为直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支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环烷基、直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支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环烯基、直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支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环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中的一种;
当0<m≤100时,R15和R16为氢、直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支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环烷基、直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支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环烯基、直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支链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环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中的一种。
10.一种氰酸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氰酸酯杂化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35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