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窄边框的平板显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23470.7 | 申请日: | 2017-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5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金度成;谷领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久亮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边框 平板 显示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窄边框的平板显示器。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平板显示器,该平板显示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上拉薄膜晶体管,所述上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并且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以及升压电容器,所述升压电容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源极之间,其中,所述升压电容器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连接到所述第一栅极并且与所述第一源极交叠,但是不与所述第一漏极交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窄边框结构的显示器。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窄边框结构的平板显示器,其中,选通驱动电路直接形成在显示器的基板上并且升压电容器(或升压电容)与用于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堆叠。
背景技术
现今,开发出各种平板显示器(或“FPD”)来克服重且体积大的阴极射线管(或“CRT”)的许多缺点。平板显示装置应用于包括移动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等的各种电器。
正在对显示器进行技术方面和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近来,特别注重在能够更加吸引消费者的设计方面的发展需求。例如,一直在稳步推进努力使显示器的厚度最小化(制作得更薄)。对于另一示例,已经积极开发了用于狭窄地形成显示器的边缘(或边框)的技术。通过使显示面板的左边缘和右边缘最小化并使有效的显示区域最大化来向用户提供更宽且更大的图像的窄边框技术被积极执行。
显示器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选通线的选通驱动器。为了简化制造工序并降低制造成本,使用诸如GIP(面板中选通驱动器)方法或类型的薄膜晶体管技术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中直接形成选通驱动器。与以IC(集成电路)芯片形式附接到显示面板的IC型选通驱动器相比,通过GIP方法形成的选通驱动器有利于减小显示器的边框尺寸。
根据相关技术的GIP型选通驱动器包括用于将选通信号(或扫描信号)提供给选通线的多个GIP元件,并且被设计为一个GIP元件驱动一条选通线。对于预定尺寸的显示器,由于选通线的数目随着显示器的分辨率增加而增加,所以GIP元件的数目在高分辨率显示器中将增加。随着GIP元件的数目增加,具有GIP元件的非显示区域不可避免地增加,使得在减小平板显示器中的边框区域的尺寸方面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窄边框结构的平板显示器,其中通过GIP型选通驱动器的新结构显著减小了与非显示区域对应的边框区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平板显示器,该平板显示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上拉薄膜晶体管,所述上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并且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以及升压电容器,所述升压电容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一源极之间,其中,所述升压电容器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连接到所述第一栅极并且与所述第一源极交叠,但是不与所述第一漏极交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平板显示器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覆盖所述遮光层;以及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包括沟道区域、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其中,所述沟道区域与所述遮光层交叠,其中,所述源极区域从所述沟道区域的一侧延伸并且与所述遮光层交叠,其中,所述漏极区域不与所述遮光层交叠,其中,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沟道区域交叠,在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沟道区域之间设置有栅极绝缘层,并且其中,所述升压电容器形成在所述缓冲层的位于作为第一电容电极的所述遮光层与作为第二电容电极的所述源极区域之间的一些部分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平板显示器还包括:中间绝缘层,所述中间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栅极,其中,所述第一漏极在所述中间绝缘层上连接到所述漏极区域,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源极在所述中间绝缘层上连接到所述源极区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平板显示器还包括:下拉薄膜晶体管,所述下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并且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域中,其中,所述第二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源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3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