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设备、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3334.8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9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设备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载设备、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车载设备包括:CAN网关、以太网网以及多个车载装置,CAN网关及以太网网关分别与多个车载装置相连接;其中,CAN网关用于与多个车载装置进行数据交换,并将来自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在多个车载装置之间传输,和/或将来自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传输至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太网网关用于与多个车载装置进行数据交换,并将来自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传输至远程信息处理器。确保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同时保证在以太网网关由于相关协议尚不成熟或需要升级修改缺陷而停止工作时,整车基本功能以及向远程信息处理器传输数据不受影响,使车辆仍然可以正常运行及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网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设备、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的整车通信数据的传输中,一方面如图1a所示,整车通信数据由整车网关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传输给T-BOX(TelematicsBOX,远程信息处理器),此种方式的缺陷在于CAN总线的传输速率低,无法满足大数据量实时传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整车网关通过以太网将所有整车通信数据实时传输给T-BOX,T-BOX再通过无线通信服务传输给后台云端服务器,此种方式的缺陷在于以太网传输采用的通信协议尚不成熟,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迭代才满足整车稳定性的要求,但在此段时间内整车的通信会有不稳定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载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车载设备,包括:CAN网关、以太网网以及多个车载装置,CAN网关及以太网网关分别与多个车载装置相连接;其中,CAN网关用于与多个车载装置进行数据交换,并将来自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在多个车载装置之间传输,和/或将来自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传输至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太网网关用于与多个车载装置进行数据交换,并将来自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传输至远程信息处理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CAN总线,连接于多个车载装置与CAN网关之间,以及多个车载装置与以太网网关之间,CAN总线用于向CAN网关和/或以太网网关传输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车载自动诊断接口(On BoardDiagnostics,OBD),与CAN网关及以太网网关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CAN网关和/或以太网网关的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车载装置包括多个控制装置、车载充电器、电池管理装置、电子助力转向装置、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显示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控制装置包括整车控制器、前电机控制器、后电机控制器、电子稳定控制器、安全气囊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座椅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中任一项的车载设备,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通过CAN总线将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分别传输至CAN网关及以太网网关;通过CAN网关在多个车载装置之间进行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的传输,和/或将来自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传输至远程信息处理器;通过以太网网关将多个车载装置的数据传输至远程信息处理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通过CAN网关接收事件报文,并对事件报文进行转发;通过CAN网关接收周期报文,并按照预设周期对周期报文进行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3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