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筋组或套筒组测绘方法及预制构件偏差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2898.X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体;谢新明;肖承波;淡浩;马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筋组 套筒 测绘 方法 预制构件 偏差 图示 | ||
1.一种预制剪力墙插筋组测绘方法,用于测绘预埋多个插筋的预制剪力墙的各个插筋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插筋中心距测量步骤:测量各组相邻插筋的中心距,该中心距为从插筋的最外端测得的端部中心距;记录测得的各个中心距;
b)在计算机中建立第一测绘面,在所述第一测绘面中建立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c)在所述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记第一基点和第二基点,所述第一基点和所述第二基点分别对应两个构成一组的相邻插筋;所述第一基点和所述第二基点之间的间距等于对应该组插筋的中心距,该中心距为由步骤a)测得的端部中心距;
d)在所述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记第三点,所述第三点对应的插筋同时和所述第一基点对应的插筋、所述第二基点对应的插筋相邻;所述第三点的标记位置同时满足:所述第三点和所述第一基点的间距等于该两点对应的步骤a)中测得的两者对应的插筋的端部中心距,和所述第三点和所述第二基点的间距等于该两点对应的步骤a)中测得的两者对应的插筋的端部中心距;
e)在所述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依次标记其他插筋对应的点,每次标记的点对应的插筋满足同时和两个已标记插筋相邻;每次标记的点和对应的两个已标记的插筋对应的点之间的间距满足在步骤a)中测得的对应的插筋之间的端部中心距;
f)重复前述步骤e),直至所有插筋对应的点均标记于所述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获得对应所有插筋的第一点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插筋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和所述第一点集长向最外端的点重合,所述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轴和所述第一点集的点分布的长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剪力墙插筋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轴通过与所述坐标原点在所述第一点集的点分布的长向临近的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插筋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邻插筋的中心距的测量方法为通过软尺测量或采用卡尺测量;其中采用软尺测量的方法为:采用软尺在外侧绕过相邻两个插筋,测量两侧插筋限定的长圆形的周长C,通过公式s=C/2-(πD1+πD2)/4计算得出端部中心距,其中D1、D2为两个插筋的直径,s为所要测量的插筋的中心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剪力墙插筋组测绘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测量各组相邻插筋的根部中心距,测量根部中心距的测量位置为插筋的根部;记录测得的各个根部中心距;
以根部中心距的值替代对应的端部中心距的值再次实施前述步骤c)、步骤d)、步骤e)、步骤f),获得对应所述插筋的根部位置处中心点的第二点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28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灌溉装置
- 下一篇:喷灌机桁架用端拉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