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壳体的一体化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2053.0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华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壳体 一体化 泵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玻璃钢壳体的一体化泵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在环保设施中,一体化泵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体化泵站是污水池处理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储存、排污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一体化泵站大都是一体式结构,体积比较庞大,运输起来不方便;泵站通常采用筒身缠绕成型,绕后底部封头采用手糊成型,泵站通常需要处于地下渗水层;在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震动,手糊成型的底部封头和筒身本体连接处会经常性的出现断裂现象,导致泵站内的污水和泵站外的土壤的地下水出现相互渗透造成二次污染,严重的影响了泵站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钢壳体的一体化泵站,结构简单,便于自由装卸和运输,采用筒身和底部封头一体化成型结构,采用分片式固定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可以提高一体化泵站强度约30%左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钢壳体的一体化泵站,具有顶部开口底部密封的中空圆柱状壳体,所述的中空圆柱状壳体由若干沿轴线方向剖切的片状壳体拼接而成,所述的片状壳体沿轴线方向两侧均设置向中空圆柱状壳体外侧的翻边,所述的翻边上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固定孔,所述的片状壳体通过两侧翻边上的若干固定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片状壳体相邻翻边之间还设置软性密封条。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片状壳体两侧翻边角度为20-80度;这样可以通过固定螺钉来实现相邻两个片状壳体的固定连接,实现自由装卸。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片状壳体两侧翻边长度为30-50mm;这样可以给操作人员充分的装卸空间,避免中空圆柱状壳体的干涉影响片状壳体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软性密封条截面呈H形结构,所述的软性密封条包括第一椭圆形密封带、固定带、定位孔和第二椭圆形密封带,所述的第一椭圆形密封带和第二椭圆形密封带之间通过固定带连接,所述的固定带上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定位孔;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椭圆形密封带和第二椭圆形密封带实现双重密封效果,提高整体软性密封条的密封性。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椭圆形密封带、固定带、定位孔和第二椭圆形密封带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提高整体软性密封条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椭圆形密封带的厚度和第二椭圆形密封带的厚度均大于固定带的厚度;这样是为了方便后续固定带的紧固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带上端和下端相对于定位孔位置均设置垫块;这样可以通过垫块来实现第一椭圆形密封带和第二椭圆形密封带的密封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椭圆形密封带上下端面和第二椭圆形密封带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滚花层;这样可以对运行中泵站进行有效的避震,防止震动引起连接件的松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钢壳体的一体化泵站,结构简单,便于自由装卸和运输,采用筒身和底部封头一体化成型结构,采用分片式固定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可以提高一体化泵站强度约30%左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配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中片状壳体翻边装配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中空圆柱状壳体,2、片状壳体,3、翻边,4、固定孔,5、软性密封条,5-1、第一椭圆形密封带,5-2、固定带,5-3、定位孔,5-4、第二椭圆形密封带,5-5、垫块,5-6、滚花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在本申请中,片状壳体2沿轴线方向两侧均设置向中空圆柱状壳体外侧的翻边3,片状壳体2与两侧的外翻边3均为一体结构;筒身和底部封头共同组成片状壳体2,采用真空导入成型的方法一体成型,相对于传统的底部采用手糊成型的结构,其整体泵站的强度提高了3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华,未经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2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组装的轻质条板房屋体系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