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畜牧养殖活体体重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1368.3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7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颖;田晓娜;李昌明;李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云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29/00 | 分类号: | A01K29/00;G06K9/00;G06T7/62;G06T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0 | 代理人: | 夏娟娟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甲***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畜牧 养殖 活体 体重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畜牧养殖活体体重监测方法,由摄像头和传感器收集数据,数据收集完成,将数据传输至单板机,由单板机进行数据整合,将整合后数据传送至本地终端C/S端进行下一步处理;在本地终端C/S上,首先对采集的RGB图像进行活体识别,结合深度摄像头的深度点云数据,推导出3D点云图像;同时,将RGB、3D点云图像,以及传感器收集的活体的个体信息和环境变量上传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根据上传的个体信息和环境变量对3D点云图像进行清洗和降噪,到达水准以后,进行体积还原得出活体体积后,并计算质量;将得出活体质量结果返给C/S端,如果对此质量的误差有异议,可手动勘误,勘误后记录并上传至云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畜牧养殖 活体体重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2015年中国GDP为67.67万亿,其中农业9万亿,畜牧业超过3万亿人 民币。2015年中国饲料企业近7000家,其中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有500家; 规模以上定点生猪屠宰企业近2700家;年出栏在五千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 20000余家。2010年-2016年是农牧产业迅速整合时期,饲料企业从1.1万家 减少到6000家;生猪屠宰企业从4万家减少到1.7万家;生猪规模养殖率从 30%提高到60%;2020年万头以上猪场将达20000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牧业已经形成了万亿级的产业规模、拥有数万家规模化的企业,并且农牧业 也已经进入了迅速整合时期。但是农牧业产业数据确存在一系列的问题:A、 数据孤岛。农牧产业存在产业链长、数据离散、数据失真、数据割裂、数据断 点、食品安全追溯断点等问题,由于农牧业数据采集是依靠各级畜牧局层层上 报方式,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B、信息孤岛。终端消费需求信息 无法上传;猪周期波动造成企业经营不稳,上下游企业博弈;政府产业扶植和 扶贫政策无法真正惠民。因此,关于农牧业数据的信息化现状需要亟待改善。
例如,中国是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的猪肉生产量和消费量 都占全球的50%以上,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猪粮安天下”,生猪的生产是关 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在生猪生产(养殖)过程中,猪只体重是最核心的指 标。生猪养殖收益关键是生猪出栏体重、出栏时的生猪价格,而成本主要是饲 料成本、人力成本、医药成本、死淘率、固定资产的折旧等。这其中最关键的 变量是出栏体重、出栏价格、肉料比。目前的养殖技术主要是人为干预的地秤 测重,这样的方式极易引起生猪的应激反应,生猪易出现厌食、呕吐、体重下降等应激反应,因此,养殖场无法进行频繁称重,无法进行精确养殖。
目前公开了以下几种技术,但这些方法获取的体重数据容易猪的活动影 响导致测定不准确,结果不稳定,且获取的数据有限,不利于大数据监测。如 CN104871999 A公开了一种智能集约化家畜、家禽监测系统及方法,其包括体 重随机测定装置、料量消耗量测定装置,其中,所述的体重随机测定装置,其 动态实时、智能测定所控制动物群体的体重数据,结合每日群体体重差异获得 平均日增重的群体参数;所述的料量消耗量测定装置,其获得动态实时的饲粮 消耗量参数;所述的体重随机测定装置和料量消耗测定装置分别将体重信息和 料量消耗信息通过传输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将处理后的数 据发送至数据接收终端。其中体重随机测定装置包括在引水口处安装的体重智 能测定仪,其为三个重量传感器,在家畜从进入口中进入后,在引水口处的重 量传感器获取重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云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云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1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