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定胶粉改性沥青有效胶粉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0212.3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蔡斌;王国清;秦禄生;张忠民;朱冀军;王联芳;王庆凯;薛善光;高海涛;刘家辉;李磊;王洪涛;高辉;张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马东伟 |
地址: | 0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定 改性沥青 有效 含量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快速测定胶粉改性沥青有效胶粉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1、处理测试所用仪器;步骤2、将胶粉改性沥青加热至熔融态;制备胶粉改性沥青溶液;步骤3、将布氏漏斗插入抽滤瓶内;步骤4、将滤纸放入布氏漏斗中;步骤5、将胶粉改性沥青溶液倒入布氏漏斗中,抽滤;步骤6、将布氏漏斗连同滤纸置于通风处;步骤7、将所用仪器置于烘箱中,干燥冷却,称取布氏漏斗连同滤纸、圆底烧瓶及玻璃棒的质量;步骤8、计算有效胶粉含量,根据有效胶粉的含量确定胶粉改性沥青综合性能。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大幅度缩短了胶粉改性沥青的溶解时间,压缩了实验周期,并且节约了大量的溶剂;可以综合评价内掺20%及以上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及热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胶粉改性沥青中有效胶粉含量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测定胶粉改性沥青有效胶粉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汽车保有量的井喷式增长,截止到2016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85亿辆,与此同时,重载大货车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使得我国的道路交通面临着流量大、轴载重等多方面的挑战。炼油厂所提炼的普通道路石油沥青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对沥青胶结料性能的多方面要求。SBS因其可以大幅度提升道路沥青的路用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SBS是高附加值材料,应用于改性沥青领域属于一种资源的浪费。废胶粉改性沥青以其优异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耐老化性能以及作为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阶段胶粉改性沥青的胶粉掺量通常情况下是内掺20%,掺量过低,回收利用废旧轮胎胶粉的能力有限,并且其各项性能指标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因此,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逐步开展了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方面的研究。
众所周知,废旧胶粉的主要成分是橡胶烃、炭黑、有机小分子添加剂、无机材料添加剂,对于常规的内掺20%废胶粉改性沥青来说,废旧胶粉加入到沥青中后,会吸收沥青中的轻质组分发生物理反应即溶胀,随着沥青轻质组分的减少,沥青中胶质和沥青质所占比例有所提高,沥青体系黏度逐渐变大。废旧橡胶粉对于道路沥青高、低温性能的改善,主要是依靠废旧胶粉中吸收沥青中的轻质组分发生溶胀的这部分胶粉实现的。
不管常规的内掺20%胶粉改性沥青还是大掺量(内掺25%、30%、35%、40%)胶粉改性沥青,溶胀部分的大粒径胶粉含量对胶粉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申请就把这部分溶胀胶粉定义为有效胶粉,即粒径大于10μm的胶粉大颗粒。
目前,国内外并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测定胶粉改性沥青有效胶粉含量的方法,有效胶粉含量即指溶胀胶粉含量。
现有技术中测定胶粉改性沥青溶解度的方法中胶粉改性沥青完全溶解耗费时间至少在3h以上,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溶剂,造成了溶剂的浪费,本申请提出的实验方法通过把溶剂加热到热回流温度对胶粉改性沥青进行溶解,缩短了溶解时间,也节约了溶剂的用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快速测定胶粉改性沥青有效胶粉含量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测定胶粉改性沥青中有效胶粉含量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测定胶粉改性沥青有效胶粉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测试所用圆底烧瓶、玻璃棒、布氏漏斗放置在烘箱内干燥至恒重,然后将所述圆底烧瓶、玻璃棒、布氏漏斗移入干燥器中进行冷却,并称取各仪器的质量;
步骤2、将胶粉改性沥青放入烘箱中加热至熔融态;称取熔融态的胶粉改性沥青于冷却后的圆底烧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溶剂,回流后冷却,得到胶粉改性沥青溶液;
步骤3、将布氏漏斗的下端置于连接有抽气装置的抽滤瓶内;
步骤4、将修剪好的滤纸放入布氏漏斗中,所述滤纸覆盖所述布氏漏斗中的所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未经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0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