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光耐热锦纶纤维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9695.5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双鑫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44 | 分类号: | D06M11/44;D06M11/79;D06M13/148;D06M13/165;D06M13/207;D06M13/224;D06M13/503;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锦纶 纤维 改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光耐热锦纶纤维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锦纶(nylon),翻译名称“耐纶”、“尼龙”,学名为polyamide fibre聚酰氨纤维,是中国所产聚酰胺类纤维的统称。在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卡罗瑟斯(Carothers)及其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纤维品种,由于性能优良,原料资源丰富,一直被广泛使用。锦纶的品种很多,有锦纶6、锦纶66、锦纶11、锦纶610其中最主要的是锦纶66和锦纶6。广泛应用在工业方面如帘子线,传动带,软管,绳索,渔网等。纳米尼龙的优点在于其热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阻隔性比纯尼龙高,而制造成本与普通尼龙相当。
锦纶优点是结实耐磨,密度小,织物轻,弹性好,耐疲劳破坏,化学稳定性也很好;但是锦纶耐日光性不好,织物久晒就会变黄,强度下降,吸湿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光耐热锦纶纤维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光耐热锦纶纤维改性剂,所述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柠檬酸铵0.3-0.7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5份,交联剂2.4-2.6份,二甘醇4-8份,乳化剂0.5-1.0份,丙二醇1-3份,抗静电剂0.8-1.6份,石英粉1.0-1.5份,表面改性剂1.1-1.4份,去离子水6-8份。
优选的,所述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柠檬酸铵0.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份,交联剂0.5份,二甘醇6份,乳化剂0.7份,丙二醇2份,抗静电剂1.2份,石英粉1.3份,表面改性剂1.3份,去离子水7份。
所述交联剂为钛酸四丁酯。
所述乳化剂为烷基胺类。
所述抗静电剂为纳米氧化锌。
所述表面改性剂选自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铵或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铵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耐光耐热锦纶纤维改性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柠檬酸铵,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交联剂,乳化剂,抗静电剂,石英粉,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微波处理,得混合液;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液与二甘醇、丙二醇混合加入反应釜中,进行酯交换制备相应的多元醇酯混合物;
(3)将表面改性剂和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调和釜中,混合后进行脉冲调和,并进行静态混合,然后同步搅拌1小时;
(4)调和搅拌完成后,取出,进行检验分析,得所述锦纶纤维改性剂。
所述步骤(1)中微波处理时微波功率为350-400W,微波频率为80kHz,间隔3min微波处理一次,每次处理8min,重复4-5次。
所述步骤(2)中进行酯交换时连续搅拌保持温度大于70℃,压力为1-2个大气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改性剂对锦纶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使锦纶纤维获得很好的耐光耐热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通过实验测得干态强度在60cN/tex以上,锦纶的弹性回复性能好,在伸长10%时弹性回复率为96%-99%,制成的织物抗皱性和成衣保形性也较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制得的改性剂均匀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耐光耐热锦纶纤维改性剂,所述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柠檬酸铵0.3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份,交联剂2.4份,二甘醇4份,乳化剂0.5份,丙二醇1份,抗静电剂0.8份,石英粉1.0份,表面改性剂1.1份,去离子水6份。
所述交联剂为钛酸四丁酯。
所述乳化剂为烷基胺类。
所述抗静电剂为纳米氧化锌。
所述表面改性剂选自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铵或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铵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耐光耐热锦纶纤维改性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柠檬酸铵,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交联剂,乳化剂,抗静电剂,石英粉,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微波处理,得混合液,微波处理时微波功率为350-400W,微波频率为80kHz,间隔3min微波处理一次,每次处理8min,重复4-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双鑫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双鑫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9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