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隙参考电路、电压产生器及电压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9105.9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3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圣;彭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3/26 | 分类号: | G05F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31273 | 代理人: | 刘民选;张悦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湖区***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考 电路 电压 产生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隙参考电路,包含电压产生电路、电容及箝位控制电路。该电压产生电路是用以于操作端产生电流。该电容包含第一端,耦接于该操作端,及第二端,耦接于第一参考电压端。该箝位控制电路,耦接于该操作端与第二参考电压端之间。该箝位控制电路包含开关,及箝位单元,耦接于该开关,用以于该开关开启时,使至少该电流的分流经由该箝位单元流至该第二参考电压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带隙参考电路,尤指一种包含箝位单元且可改善提供预定电压的速率的带隙参考电路。
背景技术
于当前的电路设计领域中,带隙参考(Bandgap Reference)电路是常用的预定电压提供电路,其优点包含消耗功率低、输出电压稳定等。常见的带隙参考电路藉由调配其内部的晶体管结的跨压、及内部阻抗的跨电流,可使其提供的预定电压不易受温度改变的影响。因此,带隙参考电路可作为稳压电路的电压提供源。
然而,当前的带隙参考电路提供的预定电压常需较长的等待时间,方可达到预定值。举例而言,当带隙参考电路与线性稳压器(linear regulator)耦接使用时,由于线性稳压器内部具有时脉产生功能,故时脉信号所产生的非预期的噪声将反馈回带隙参考电路。为了抵抗且过滤此噪声,较大的电阻-电容(R-C)电路可被置于带隙参考电路与线性稳压器之间。此外,为了考虑省电因素,带隙参考电路常设计为低漏电电流,导致操作电流较低。于是,所述较大的电阻-电容电路及低操作电流,使得带隙参考电路的输出端提供的预定电压常需过长的等待时间,方可藉由电阻-电容电路的充电而达到预定值,上述的等待时间过长,实为本领域的待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隙参考电路,用以提供一以一速率接近预定电压的第一电压至一线性稳压器,包含一电压产生电路、一电容、一箝位控制电路及一控制单元。该电压产生电路是用以于一操作端产生该第一电压与一第一电流。该电容包含一第一端,耦接于该操作端,及一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一参考电压端。该箝位控制电路,耦接于该操作端与一第二参考电压端之间,包含一第一开关、及一箝位单元,耦接于该第一开关。该控制单元用以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一开关。其中,于一第一预定时段内,该操作端的第一电压位准与该预定电压的差异大于一临界值,该控制单元开启该第一开关,使该箝位单元的跨压升高,且至少该第一电流的一分流经由该箝位单元流至该第二参考电压端,并使该操作端的第一电压位准以一第一速率接近该预定电压;于一第二预定时段内,该操作端的第一电压位准与该预定电压的差异小于一临界值,该控制单元关闭该第一开关,使至少该第一电流的一分流停止经由该箝位单元流至该第二参考电压端,使该操作端的第一电压位准以一第二速率接近该预定电压。该第一速率大于该第二速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产生器,包含电压产生电路、电容性组件及箝位控制电路。该电压产生电路是用以于操作端产生第一电压与电流。该电容性组件包含第一端,耦接于该操作端,及第二端,耦接于第一参考电压端。该箝位控制电路,耦接于该操作端与第二参考电压端之间,包含开关,及箝位单元,耦接于该开关,用以于该开关开启时,使至少该电流的分流经由该箝位单元流至该第二参考电压端。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压产生器的电压控制方法。该电压产生器包含电压产生电路、电容性组件及箝位控制电路。该箝位控制电路包含开关及箝位单元。该电压产生电路包含操作端。该电容性组件的第一端耦接于该操作端。该箝位控制电路耦接于该操作端。该方法包含该电压产生电路产生电流;开启该开关,使该电流的分流流经该箝位单元;及关闭该开关,使该电容性组件充电或放电,以调整该操作端的电压位准。
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压产生器及电压控制方法,可有效缩短带隙参考电路的操作端提供预定电压所需的等待时间,亦可支持耦接于带隙参考电路与线性稳压器之间的用于滤除噪声的大电阻-电容电路,故可兼顾电路的操作速度及信号质量,对于解决本领域现有技术的缺失,实有帮助。
附图说明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9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