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楼扶梯防烟封堵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9025.3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露;谢元一;卢国建;胡忠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B29/00 | 分类号: | B66B29/00;A62C2/06;A62C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扶梯 封堵 装置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楼扶梯防烟封堵装置及其实现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站台层发生火灾时,烟气通过楼扶梯口蔓延至站厅层,造成火灾事故面积扩大,不利于救援等问题。该装置包括支撑杆,铺设在支撑杆上且侧面边缘和后端边缘均挂扣在楼扶梯围栏玻璃底边的防烟布,以及设置在防烟布表面、用于将防烟布压紧在楼扶梯上的弹力绳,该防烟布包括贴合在支撑杆上且依次压合拼接的前端布、中转布和后端布。支撑杆包括跨接在地铁楼扶梯侧边围栏的辅助杆,以及平行于辅助杆并且跨接在地铁楼扶梯侧边围栏的承重杆。该装置能有效抑制站台层烟气向站厅层蔓延,可保证当车站防排烟系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时站厅层不受站台层火灾烟气威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铁楼扶梯防烟封堵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车站楼扶梯连通站台层与站厅层,主要包括楼梯、电梯、围栏,在围栏上设置透明的玻璃。根据车站人流量不同,一般可设置一个电梯、一个楼梯、一个电梯一个楼梯或者一个楼梯两个电梯,其楼扶梯开口尺寸存在差异。通常情况,在地铁车站楼扶梯开口中间或者四周设有立柱,但是也有部分地铁楼扶梯未设置立柱,其具有多样性。
当地铁车站站台层或者轨行区发生火灾时,大量火灾烟气会经楼扶梯开口蔓延至站厅层。站厅层作为灭火救援的保障区域,将受到火灾烟气侵袭,造成火灾事故面积扩大,威胁人员疏散的同时,将大大增加灭火救援难度。
因此,需要设计地铁楼扶梯封堵装置,有效抑制站台层烟气向站厅层蔓延,可保证当车站防排烟系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时站厅层不受站台层火灾烟气威胁,为消防队员灭火救援提供有利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楼扶梯防烟封堵装置及其实现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站台层发生火灾时,烟气通过楼扶梯口蔓延至站厅层,造成火灾事故面积扩大,不利于救援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铁楼扶梯防烟封堵装置,包括支撑杆,铺设在支撑杆上且侧面边缘和后端边缘均挂扣在楼扶梯围栏玻璃底边的防烟布,以及设置在防烟布表面、用于将防烟布压紧在楼扶梯上的弹力绳。
具体地,防烟布包括贴合在支撑杆上且依次压合拼接的前端布、中转布和后端布。中转布设置最多两个凹形状的缺口,中转布的上表面且沿缺口方向均匀设置两排用于收缩该中转布宽度的收缩环。其中,中转布设置单一缺口构成凹字布,一般设置两块。中转布对边各设置一个缺口构成了工字布,一般设置一块。中转布无缺口,即与前端布结构一致,一般设置2~3块。
优选地,后端布、中转布和前端布上表面边缘均设置至少两排均匀分布的第一挂钩,第一挂钩连接用于伸缩的弹力带,其中,第一挂钩扣入楼扶梯围栏玻璃底边。
进一步地,支撑杆包括跨接在地铁楼扶梯侧边围栏的辅助杆,以及平行于辅助杆并且跨接在地铁楼扶梯侧边围栏的承重杆。一般辅助杆和承重杆配置2根。防烟布安装时,为了防止支撑杆掉落,在辅助杆和承重杆两端部设置用于限位的挡块。
进一步地,辅助杆包括2~3段折叠的第一T形杆,以及垂直于第一T形杆折叠轴线方向、用于提供滚动摩擦的第一滚轮。承重杆包括2~3段折叠的第二T形杆,以及沿折叠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二T形杆、用于提供滚动摩擦的第二滚轮。其中,相邻的第一T形杆之间、相邻的第二T形杆之间均采用合页结构连接。
优选地,弹力绳端部设置用于扣入楼扶梯围栏玻璃底边的第二挂钩。
该装置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辅助杆和承重杆展开,并跨接在地铁楼扶梯侧面围栏上,分布在辅助杆和承重杆两端部的挡块进行限位固定;
第二步:将前端布、中转布和后端布沿地铁楼扶梯正面至后端方向依次铺设,采用压合拼接;
第三步:收缩中转布上的收缩环,使缺口紧密贴合立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9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