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轮载信号地面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8160.6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3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勇;林丽;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B64D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信号 地面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轮载信号地面检测方法,属于信号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检测设备连接轮载信号收放控制单元,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多路轮载信号接收单元与显示单元,所述多路轮载信号接收单元与多个轮载信号接收系统一一对应,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轮载信号接收单元的信号接收情况。本发明通过飞机轮载信号地面检测设备可以用来快速的定位和排除轮载信号故障。由于不需要使用飞机备件替换飞机上的设备来定位故障,所以该轮载信号地面检测设备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轮载信号排故过程中,对所有轮载信号的飞机系统用户来说,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明显缩短排故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轮载信号地面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军民用飞机的起落架控制系统可提供地/开形式的硬线轮载信号,地用于表征飞机处于接地状态,开用于表征飞机处于空中状态。而飞机上的很多系统采集轮载信号用于系统控制功能的实现,例如刹车控制单元通过采集轮载信号来进行地面刹车控制,近地告警设备通过采集轮载信号来进行告警的触发等等,轮载信号越来越多地成为飞机公共信息源。
轮载信号一旦出现故障,将导致飞机诸多系统功能异常,以致飞机无法放飞。目前地面排除故障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替换轮载信号发送方起落架控制系统的收放控制单元或者轮载信号接收方,这种方法用于排除一个轮载信号故障还可以,但是多个轮载信号通路故障时,难度和工作量将成倍的增加,如何能快速的定位和排除轮载信号故障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飞机轮载信号地面检测设备,在飞机处于地面状态时,将飞机轮载信号地面检测设备连接在收放控制单元的检测接口,在不替换飞机上的机载设备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定位故障的轮载信号通路。
本发明机轮载信号地面检测设备检测过程主要为:将检测设备连接轮载信号收放控制单元,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多路轮载信号接收单元与显示单元,所述多路轮载信号接收单元与多个轮载信号接收系统一一对应,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轮载信号接收单元的信号接收情况;
若任一轮载信号接收系统采集到的轮载信号始终为接地状态,则:
步骤11、使飞机轮载信号处于空中状态;
步骤12、读取所述检测设备显示单元的信号接收情况;
步骤13、若所述检测设备采集到的轮载信号均为接地状态,则判定所述轮载信号收放控制单元故障,若所述检测设备采集到的轮载信号部分为接地状态,则判定接地状态所对应的轮载信号收放控制单元输出通道故障,若所述检测设备采集到的轮载信号为空中状态,则判定空中状态所对应的轮载信号接收系统故障;
若任一轮载信号接收系统采集到的轮载信号始终为空中状态,则:
步骤21、确认飞机轮载信号处于地面状态;
步骤22、读取所述检测设备显示单元的信号接收情况;
步骤23、若所述检测设备采集到的轮载信号均为空中状态,则判定所述轮载信号收放控制单元故障,若所述检测设备采集到的轮载信号部分为空中状态,则判定空中状态所对应的轮载信号收放控制单元输出通道故障,若所述检测设备采集到的轮载信号为接地状态,则判定接地状态所对应的轮载信号接收系统故障。
优选的是,所述轮载信号接收系统至少包括刹车控制单元、交通告警防撞单元、飞控计算机、环境控制单元、气象雷达、发动机控制装置以及数据采集计算机。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1中,用千斤顶顶起飞机,使飞机轮载信号处于空中状态。
本发明通过飞机轮载信号地面检测设备来快速的定位和排除轮载信号故障。由于不需要替换飞机上的设备,所以该检测设备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轮载信号排故过程中,可以明显缩短排故时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8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