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轨形态数据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7087.0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易领;吴伟芒;廖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和丰动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轨 形态 数据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轨形态数据采集装置,包括设置在导轨导槽内的底座,所述底座安装槽内设置有采集电路板,且所述底座安装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金属导电片,所述金属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采集电路板连通,另一端与导轨接线端子的接地金属卡簧端连通。在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导轨形态数据采集装置时,导轨接线端子卡接在底座的导电金属片上,由于导轨接线端子与采集电路板之间直接通过金属导电片进行信息传导,使得导轨形态数据采集装置加导轨接线端子的组合体即具备接线的功能又具备数据采集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数据采集装置独立模块设计所带来的安装空间与布线线路开销较大的问题,简洁实现设备电器线路的数字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轨形态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4.0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设备的全面电子化及数字化是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基础。
现有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思想正是基于工业3.0时代的应用需求,应用时往往是针对整个设备系统的某个局部进行数字化,用以给上层主机提供数据用以监测或控制逻辑计算以提高设备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程度。现有数据采集模块都集中在一个物理空间位置,各信号源不管在什么位置都需要通过导线接到采集模块采集接口处,一般中间需要跨接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这样的安装方式导致整个安装空间与布线线路的开销都比较大。
导轨接线装置作为设备的基础元件其连接是否可靠性直接影响设备各个器件的稳定工作,是设备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数。导轨接线装置长时间工作后,由于震动、氧化腐蚀、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使其接线触点接触电阻增大,过流能力减小,导致接线端子发热甚至烧损。导轨接线装置发生烧损故障前一般很难察觉,等人察觉后基本故障已经发生和蔓延,人工预防如涂抹温度指示剂加强巡查等手段,但这些手段人力开销大且时效性无法保证。而现有的导轨接线装置只具备接线功能,不具备接入信号特性及自身工作温度实时识别和反馈的功能,无法及时地指示自身工作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轨形态数据采集装置,当其加上导轨接线端子组成组合体后即具备接线的功能又具备数据采集的功能,能够解决现有数据采集装置独立模块设计所带来的安装空间与布线线路开销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轨形态数据采集装置,包括设置在导轨导槽内的底座,所述底座安装槽内设置有采集电路板,且所述底座安装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金属导电片,所述金属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采集电路板连通,另一端与导轨接线端子的接地金属卡簧连通,所述导轨接线端子卡接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采集电路板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导轨接线端子工作路径下端。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采集电路板上的上盖电路板,所述上盖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实时识别和反馈接入信号特性及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卡接于上盖的卡槽内,且所述上盖顶端设置导热硅胶片。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电片与所述采集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导电螺丝。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电片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底座安装槽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电片的数量为12~2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和丰动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和丰动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7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椅
- 下一篇:SIM卡数据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