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6592.3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峰;冯艺;汪亚燕;王亚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40 | 分类号: | C08J9/40;B01J20/26;B01J20/30;B01D17/022;C02F1/28;C08L6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蜜胺泡绵 疏水 改性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其中方法包括,将蜜胺泡绵浸泡在糠醇‑乙醇溶液中,然后浸泡在盐酸溶液中,水洗,干燥,得到改性后的蜜胺泡绵。本发明所述的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简单廉价环保,易于操作且可大规模生产。改性后的蜜胺泡绵具有较高的疏水亲油性,可用于油水分离的应用。改性后的蜜胺泡绵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方便储运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附分离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工业化的日益加剧,含油污水的排放量日渐增多以及油类泄露事故的频发,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高效的分离油水混合物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之一。而油水分离过程的核心在于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为实现高效的分离效果,材料需具备高疏水亲油性(或者亲水疏油性)、高的吸附容量、一定的机械强度以及可大规模生产等特性。海绵,作为一种具有多孔结构和三维结构的材料,加之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和成型结构,可作为优良的吸附剂。但海绵对水和油同时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因此不具备油水分离特性。
现有技术中均存在改性过程中所用试剂种类较多或较为昂贵,改性过程复杂且难大规模生产等问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简单高效且廉价的改性方法,并寻找一种廉价环保的改性剂,可一步法对蜜胺泡绵进行改性,从而达到分离油水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的技术空白,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包括,将蜜胺泡绵浸泡在糠醇-乙醇溶液中,然后浸泡在盐酸溶液中,水洗,干燥,得到改性后的蜜胺泡绵。
作为本发明所述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糠醇-乙醇溶液中,糠醇的溶度为10~20mg/mL。
作为本发明所述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蜜胺泡绵浸泡在糠醇-乙醇溶液中,浸泡时间为6~12h。
作为本发明所述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1~0.5mol/L。
作为本发明所述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浸泡在盐酸溶液中,浸泡时间为6~12h。
作为本发明所述蜜胺泡绵的疏水改性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干燥,其干燥温度为40~50℃。
本发明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疏水改性功能的蜜胺泡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后的蜜胺泡绵产品,改性后的蜜胺泡绵,其水润湿角为135~140°。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后的蜜胺泡绵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后的蜜胺泡绵产品的应用,改性后的蜜胺泡绵作为油类吸附剂,或者作为能够吸收水表面的油类的油水分离材料。
作为本发明所述改性后的蜜胺泡绵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油类吸附剂,其中,所述油类包括正己烷、环己烷、正十六烷、松节油、石蜡油、大豆油、甲基硅油、润滑油、氯仿、四氯化碳或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6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