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捷卫生的全自动玻片染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5540.4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7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付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亚平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黄胜初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卫生 全自动 染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捷卫生的全自动玻片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做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实验时,经常使用染色剂来观察各种细菌、细胞等,染色时需要滴加染色用的试剂在盛放样品的玻片表面,染色的结果常常很不理想,而且大多情况下,会因为染色液在染色和清洗过程中易飞溅出来,从而污染周围环境,难以清洗。
现有技术中,载玻片的染色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染色缸染色法,即在染色缸中加满染色液,直接把载玻片放进染色缸中染色;另外一种是扣染染色法,即在干净的玻璃板上,用2个废旧的载玻片相隔55mm平行放置做支架,将载玻片有样品的面朝下扣在支架上,将染液滴在载玻片的侧面,利用毛细现象将染液吸进载玻片和玻璃板之间。与染缸染色法相比,用染缸染色大约需要50ml染色液,而用扣染法染色大约需要2-4ml染色液,利用扣染染色法不但可以节省染料,还可以防止染色颗粒沉淀在标本上,影响观察。但由于目前没有成品的扣染装置,造成扣染染色法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1.操作相对复杂,要准备洁净、水平的玻璃板及作为支架的载玻片,每次使用要调节载玻片之间的距离;2.操作时容易产生气泡,使得部分染色体不被着色;3.由于临时组装的扣染装置缝隙问题,造成作为支架的载玻片与玻璃板之间及与染色的载玻片之间对染色液的虹吸现象,及玻璃板的清洁度问题造成染色液外流,浪费近一倍的染色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便捷卫生的全自动玻片染色装置。本发明通过特殊设计的悬臂喷淋结构和倾角可调式旋转染色平台实现了染色试剂与细胞的非附着流动性接触,缩短了细胞染色操作过程中染液更换和染液干燥所消耗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实验操作的便利性,降低了试剂浪费和污染,节约了试剂和人力成本;避免了不同染色试剂浸泡细胞时的交叉污染;操作相对独立、封闭,而且便于移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容易清洗,载玻片装卸方便,批量染色且易操作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卫生的全自动玻片染色装置,包括染色喷淋模块、玻片承载工作模块和旋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喷淋模块包括储存罐、导液管道、导液泵、喷淋头,导液管道一端分别接入不同的储存罐,另一端连接在喷淋头上,导液泵设置在导液管道上,每一个储存罐对应一个导液管道和导液泵,所述的喷淋头设置在玻片卡槽中间;所述的玻片承载工作模块包括承载装置、调节装置、玻片卡槽、干燥模块、排液通道、废液槽,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承载装置、干燥模块和废液槽,其中承载装置上部为倒锥行凹槽,倒锥行凹槽表面均匀的设有多个玻片卡槽,玻片卡槽下部设置调节装置,每个玻片卡槽与水平面的夹角在15°至 45°范围内,角度大小通过调节装置调节;承载装置的倒锥行凹槽中间设置排液通道,排液通道与废液槽连接;所述的废液槽下部设置旋转台。
根据如上所述的便捷卫生的全自动玻片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存罐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储存罐、第二储存罐、第三储存罐、第四储存罐,第二储存罐、第三储存罐、第四储存罐为染液,第一储存罐为清洗液体。
根据如上所述的便捷卫生的全自动玻片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干燥模块包括调温按钮、多个风道和排风装置,排风装置设置在风道出口处,调温按钮用于调节烘干的温度。
根据如上所述的便捷卫生的全自动玻片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导液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导液泵的开启、关闭或流速,控制旋转台的转动,或通过调节装置控制玻片卡槽的倾斜角度。
根据如上所述的便捷卫生的全自动玻片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温模块,降温模块设置在干燥模块和废液槽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同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容易清洗,载玻片装卸方便,解决了在现场临时进行的涂片染色,既能同时放置多张玻片进行小批量染色,又能有效地避免染色液污染手指,方便载玻片的拿取及洗涤,防止染色液对实验桌台面的污染,操作简易,省时省力,保证染色质量,达到预定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示意图;
图2为玻片卡槽倾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玻片卡槽1、承载装置2、干燥模块3、调温按钮4、排液通道5、废液槽6、旋转台7、第一储存罐8、第二储存罐9、第三储存罐10、第四储存罐11、调节装置12、导液管道13、导液泵14、喷淋头 16、降温模块17、排风装置19、风道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亚平,未经付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5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