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熨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4911.7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姚能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歌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75/08 | 分类号: | D06F75/08;D06F7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熨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熨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熨斗。
背景技术
熨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在熨斗产品系列中,有一款重型熨斗深受一部分怀旧用户的喜欢。重型熨斗的特点是熨斗内加一块铸铁增加熨斗的重量,通常是2公斤左右。但用铸铁做加重件有如下的缺点:1、铸铁传热很快,容易把底板的热量散失掉;并且因为传热快,导致手柄位置温度升高,超过人体感受的舒适温度,甚至超出安规要求。2、铸铁的成本较高,用铸铁做加重件导致产品成本上升。
另外,电熨斗通常配备有较长的柔性线缆,例如带插头的电源线。电源线一般可长达两米左右。在电熨斗通过电源线与插座相连通以为电熨斗供电时,电熨斗具有较大的可活动范围,从而方便了使用者熨烫衣物。但是,柔性线缆较长并且不易具有稳定的形态,在收纳电熨斗时,通常会给人们造成较大困扰。而且,在熨斗刚刚使用完后,底座温度较高,杂乱无章的电源线可能会触碰到高温的底座而被烫坏,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熨斗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型熨斗。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熨斗,包括熨斗主体,所述熨斗主体上设置有调温旋钮、开关按钮组件,所述熨斗主体内设置有水箱,所述熨斗主体前端设置有加水口盖,所述熨斗主体的把手后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熨斗主体底部设置有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斗主体内设置有加重件,所述加重件由耐火砖材料制成,所述加重件位于所述熨板上方;所述熨斗主体后盖上设置有缠线机构,所述缠线机构与所述电源线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加重件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水箱的凹腔,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入水口处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内设置有树脂层,树脂层为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层,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具有软化水功能,防止水箱内产生水垢。
进一步地,所述缠线机构包括缠线杆及限位块,所述缠线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熨斗主体的后盖上,另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不使用时电源线可缠绕在缠线杆上,可避免电源线杂乱无章。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插头固定凹腔、线缆固定槽,所述插头固定凹腔与所述电源线末端的插头形状相配合,所述线缆固定槽与所述电源线的线缆相配合,电源线缠绕在缠线杆上后,电源线末端的线缆卡合收纳在线缆固定槽内,电源线末端的插头卡合藏纳在插头固定凹腔内,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熨斗主体上设置有LED灯带,一方面可以增加亮度,周围环境较暗时也可以使用,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增加美观性,简单实用。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熨斗,设置有耐火砖材料制成的加重件,使加重件具有隔热储热功能,可以使热量保存在熨斗底板,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阻挡热量向上传递,使熨斗手柄不致于温度升高;绝缘特性好,可以对内部的电气部件起到绝缘隔离的作用,且降低了材料成本;设置有缠线机构,在熨斗不使用时可将电源线缠绕收纳在缠线机构上,使熨斗更加紧凑,便于收纳,避免杂乱无章的电源线被高温的熨板烫坏或被外界物体破坏,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缠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熨斗主体1,调温旋钮2,开关按钮组件3,水箱4,加水口盖5,电源线6,熨板7,加重件8,缠线机构9,LED灯带10,过滤器41,树脂层42,缠线杆91,限位块92,插头固定凹腔93,线缆固定槽9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