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丹参毛状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4845.3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2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东;杨静;牛陆;邢国杰;贺红利;郭东全;钱雪燕;姚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丹参 毛状根 获得 再生 植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丹参毛状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背景技术
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一类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和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常用中药(Zhou LM,et al.,2005)。由于丹参的化学组成比较丰富,其药理作用也比较全面。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中的丹酚酸A和丹酚酸B具有抑制自由基和抗氧化的功效(John HK,et al.,2014)。丹参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纤维化,在治疗肝硬化中具有独特的功效(Liu CH,et al.,2000)。丹参素可以抑制钙离子涌入血管平滑肌并打开钾离子通道,从而促进血管舒张和心血管健康(Lam FF,et al.,2005)。丹参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或延迟发展成动脉硬化并防止脑梗(Lin TH,et al.,2010)。此外,丹参中的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酮I、丹参酮IIA和隐丹参酮等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在治疗肝癌和乳腺癌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Huang XY,et al.,2009;Yang W,et al.,2010)。由于丹参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及无毒负作用的特点,国内外对丹参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受资源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以及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仅仅依靠采集野生资源或人工种植很难满足需要。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丹参的工业化生产,解决中药资源紧缺及品质和抗性改良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张夏楠,2014)。
尽管基于发根农杆菌Ri质粒携带基因诱发产生的毛状根系统为丹参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但目前利用丹参毛状根系统实现商业化的例子还很少。如何充分利用已有丹参毛状根系统最新研究进展,加快丹参品质改良,提高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医药工业提供高品质丹参药源是目前丹参研发与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丹参抗病虫和耐逆性,对于降低丹参种植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提高丹参产品的安全性也是目前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基因工程技术为丹参品质改良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目前丹参遗传转化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农杆菌介导法,常用的外植体包括叶片和原生质体(Yan YP,et al.,2007;Han LM,et al.,2007;成海宁等,2014)。尽管利用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具有外植体取样方便,重复性好等优势,但该方法存在转化效率低、纯合较为困难以及嵌合体等方面的问题。与叶片外植体相比,利用丹参毛状根作为外植体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由于毛状根为单细胞起源,由毛状根再生的植株是纯合体,有效解决了嵌合体的问题。同时,丹参毛状根转化简单易行,通过转基因毛状根直接再生植株,可以避免农杆菌介导转化法中复杂的转化、筛选及再生等过程,因而更加高效、简便,大幅度缩短选育周期。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可以将毛状根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快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发现与本发明主题提及的利用丹参毛状根获得再生植株的相关报道。基于上述理解,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丹参毛状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该方法以丹参毛状根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可正常生长的丹参植株,为丹参快速扩繁及基因工程提供一种新的组织培养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丹参毛状根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暗培养条件下新产生的丹参毛状根切成2-3厘米的小段,置于诱导培养基中,于25℃条件下,暗培养一个月,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移至25℃,16h/8h光/暗条件下培养;7d后,在愈伤组织上分化出绿色不定芽;
(2)将长有绿色不定芽的愈伤组织转移至新鲜诱导培养中,进行扩繁培养,培养条件为25℃,16h/8h光/暗培养,2-3周更换一次诱导培养基;
(3)将不定芽从愈伤组织中切下,并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于25℃,16h/8h光/暗条件下培养,约1-2周后长出不定根;待不定根生长至2-3厘米时,移栽至温室中进行炼苗处理,获得可正常生长的丹参植株;
(4)提取丹参再生植株叶片DNA,利用发根农杆菌rolB和rolC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定再生植株中整合了来自于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诱导毛状根基因。
作为优选,所述诱导培养基为1×MS培养基+6-苄基腺嘌呤1mg/L+萘乙酸0.1mg/L+蔗糖30g/L+琼脂8g/L,pH5.8;所述诱导培养基可以用于丹参毛状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和组培扩繁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8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松花菜植株加倍方法
- 下一篇:地枇杷的快速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