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级别高的互联网后台管理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4207.1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0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司巧梅;王立梅;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G05B19/048;H05K7/20;H02M3/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99 | 代理人: | 韦鳌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牡丹***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级别 互联网 后台 管理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级别高的互联网后台管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各种景致而且美观的画面或者操作系统,都是需要通过那些后台管道控制系统来进行管理,才能够实现这些互联网前台的正常运行;
在这些后台管理控制系统中,在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操控的时候,需要对各其身份进行识别,但是现有的控制系统,很多都是仅仅加入了密码识别功能,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系统运行的时候,作为数据处理器,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交换采集,这样就会对其工作带来很大的负荷,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快速有效地热量处理,从而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不仅如此,控制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内部的工作电源电路大多都是采用常规的稳压三极管进行稳压输出,但是由于缺少对其输出电流的监控,导致了输出电流过大,造成了工作电源电路的输出电流对后续的电路的破坏,降低了控制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级别高的互联网后台管理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级别高的互联网后台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和若干数据处理机构,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各数据处理机构电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机构包括柜体和若干数据处理器,各数据处理器均匀设置在柜体的内部,所述数据处理器上设有吸热机构,所述柜体上设有散热机构;
所述吸热机构包括吸热板和若干吸热管道,所述吸热板设置在数据处理器的上方且与数据处理器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吸热管道设置在吸热板的内部;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水泵、风扇和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内部设有散热管道,所述水泵、散热管道和吸热管道三者互相连通,所述散热翅片均匀设置在柜体的一侧,所述风扇设置在散热翅片的正下方;
其中,各吸热板设置在数据处理器的上方,同时通过各吸热管道能够对热量进行快速的吸收和传递;通过水泵将吸热管道内部的热量传递给散热管道,则各散热翅片就会对热量进行快速散热,而且,风扇对各散热翅片进行吹风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的效率,提高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数据交换模块、散热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水泵和风扇均与散热控制模块电连接。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模块,在这里,对中央处理器内部的各个模块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提高了中央处理器的智能化,提高了其实用性;数据交换模块,用来进行数据交换的模块,在这里,通过与各数据处理器的数据进行交换,从而能够实现进行各种数据的交换和编写,实现了后台对前台的实时控制;散热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散热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水泵控制,实现了吸热和散热的循环;再对风扇进行控制,实现了可靠散热;无线通讯模块,用来进行无线通讯的模块,在这里,通过与远程终端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实现了对中央处理器的各项数据进行远程传输,提高了其智能化;语音控制模块,用来进行语音提示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扬声器进行控制,实现了对相关音频信号的可靠输出,提高了中央处理器的可靠性;显示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显示控制的模块,在这里,对相关的工作信息通过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提高了中央处理器的实用性;按键控制模块,用来对按键控制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控制按键的控制信息进行采集,从而能够确定工作人员对中央处理器的相关操作信息;状态指示模块,用来进行状态指示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状态指示灯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对中央处理器的相关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从而提高了中央处理器的可靠性;工作电源模块,用来提供工作电压的模块,在这里,通过不断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实现了中央处理器的可靠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未经牡丹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针的智能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