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电体可移动电路板的墙面板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4107.9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4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云时代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E04F19/0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3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电体可 移动 电路板 墙面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电体可移动电路板的墙面板组合,包括墙体和电路板,搁板槽的底部设置有空槽,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扣,第一滑轮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第一滑道的表面设置有卡槽,第二滑轮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电路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扣槽,框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扣槽,电路板的顶部设置有接电头。本发明通过搁板槽的底部设置有空槽,将电路板通过滑轮在滑道内移动,将静摩擦转化成动摩擦,便于电路板移动至空槽内侧进行取出,通过第一扣槽将电路板从电路板与框体的结合体中分离,实现电路板的快速拆卸维修更换,卡扣与卡槽的设置,便于电路板最后移动位置的确定,可实现接电体有效的电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面板,特别涉及一种接电体可移动电路板的墙面板组合。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名称有: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
相对于一些墙体内安装线路板,实现对墙体附近的自动化、半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如电动门,将电路板安装在墙体内,可实现对电路板较为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将电路埋在墙体内,也可有效的避免线路长期暴露使用被腐蚀,影响线路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墙面板组合,将电路板安装在墙体内,一般采用将电路板完全嵌入墙体内封盖,这样导致电路板一旦出现损坏,造成电路板所控制的半自动设备瘫痪,无法再继续使用,这样的电路板在进行维修和更换的过程比较麻烦,维修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在取出电路板的过程中,由于框体内的空间较为狭小,对于电路板这种精度较高要求的电路设备来说是十分容易损坏的,更换新的电路板也就容易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接电体可移动电路板的墙面板组合,可做到电路板快速安装拆卸,电路板最后移动位置的确定,可实现接电体有效的电路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接电体可移动电路板的墙面板组合,包括墙体和电路板,所述墙体的表面设置有搁板槽,所述搁板槽的底部设置有空槽,所述搁板槽的内侧设置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座,所述第一滑轮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的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座,所述第二滑轮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道,所述框体的内侧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扣槽,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一端设置有垫板,所述框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扣槽,所述电路板的顶部设置有接电头,所述橡胶垫的顶部设置有接电体;卡扣卡入卡槽或者脱离卡槽进而实现电路板固定拆卸;所述垫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与墙体相嵌合;所述第一滑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二滑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插杆,所述第二插杆与墙体相嵌合,所述第三插杆与墙体相嵌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扣槽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外侧设置有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搁板槽的一侧设置有开关座,所述开关座的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接电体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封盖,所述第二滑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封盖,所述第一封盖与第一滑道相嵌合,所述第二封盖与第二滑道相嵌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云时代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云时代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4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