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状毛刺型铝合金缸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13870.X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B22D13/02;B22C3/00;C23C12/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状 毛刺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螺旋状毛刺型铝合金缸套,包括缸套本体,所述缸套本体内表面涂覆有内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在80~120μm,厚度在0.2~0.4mm;所述缸套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毛刺,毛刺分布呈螺旋状,所述毛刺高度在0.1~0.5mm;所述缸套本体的化学组成按如下重量百分比计包括Si含量为5~6wt.%,Ti含量为7~8wt.%,Fe含量为0.3~0.4wt.%,Mn含量为0.6~0.8wt.%,Pd含量为0.05~0.07wt.%,Sr含量为2.3~2.6wt.%,其余为Al。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状毛刺型铝合金缸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模具的内壁使用脱模剂涂覆有一层防护层,然后将铸铝合金熔化成铝合金水,将铝合金水倒入模具中,采用离心铸造法铸造成型,冷却至室温后,将模具敲碎完成脱模;再对脱模后的毛坯形成内表面处理,即得产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螺旋状毛刺型铝合金缸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将26~30重量份的棕榈蜡、12~16重量份的硅树脂、2.3~2.6重量份的硬脂酸锌、6.3~6.8重量份的硼氢化钠、5.6~5.8重量份的硫化镍粉末和80~85重量份的甲醇在95~100℃条件下加热搅拌,搅拌过程中通入氮气保护气,搅拌10~15分钟后降温至室温,然后用高剪切均质乳化机在1000~3000r/min的条件下,乳化2~3h即可获得所述脱模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螺旋状毛刺型铝合金缸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内表面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初共渗
缸套在300~350℃预热后,送入盐浴池中进行盐浴共渗处理,盐浴温度为510~520℃,盐浴中氰酸根的质量浓度为30~40%,共渗90~100分钟,盐浴共渗处理后清洗,去除缸套共渗后表面的盐及碳;
步骤二、二次共渗
在经过步骤一处理后的缸套内表面均匀涂抹一层共渗剂,然后将缸套置于机床托辊上,再将等离子炬喷嘴插入缸套内部,缸套在水平托辊的带动下作定轴旋转运动,等离子炬喷嘴作往复直线运动,在被处理的缸套内表面扫描出螺旋状硬化带,即完成二次共渗过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螺旋状毛刺型铝合金缸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渗剂由碳化硼粉、氮化硼粉、石墨烯粉、氟硼酸钾、稀土硅铝合金合金粉、机油混合均匀制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螺旋状毛刺型铝合金缸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渗剂中碳化硼粉、氮化硼粉、石墨烯粉、氟硼酸钾、稀土硅铝合金合金粉、机油的质量配比为33~36:56~60:3~3.5:1.1~1.3:5.8~6.3:120~13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螺旋状毛刺型铝合金缸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硅铝合金合金粉由硅铝合金、稀土铈、稀土钐、钙、生铝合金按照质量比39~41:1.2~1.5:2.3~2.5:0.2~0.3:47~49的比例配料经高温熔融制成合金再经过粉碎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38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