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压缩伪影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13740.6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3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童同;李根;高钦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帝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8;G06T9/00;H04N5/357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彭东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图像 压缩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压缩伪影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高质量照片,形成训练图像数据库;
步骤2,对图像数据库进行预处理,形成N对有压缩伪影的低质量子图像与高质量子图像的配对集{Ici,Iti},其中Ici为低质量子图像,Iti为高质量子图像,i为配对集中不同配对的标志位,i∈{1,2,…,N};随机打乱配对集中的每对子图像顺序,得到最终用于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数据集;
步骤3,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压缩的低质量子图像Ici,得到模型预测的图像Igi,其中,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包括初始卷积模块、残差卷积模块和图像重建模块;
其中初始卷积阶段包含一个卷积层和激活层,学习得到底层特征F1,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W1和B1为初始卷积模块的权值参数和偏置参数;
利用得到的底层特征F1,开始执行残差卷积模块,每个残差卷积模块依次包含第一卷积层、一个非线性激活层、第二卷积层和一个特征结合层,从而得到高层特征Fk,其计算公式是:
Fk=Wk max(Wk-1Fk-2+Bk-1)+Fk-2 (2)
第一卷积层、一个非线性激活层和第二卷积层分别对应公式(2)中的Wk-1、Bk-1和Wk,其中k为卷积层的序号;特征结合层是通过跳跃式连接将k-2层的输出特征Fk-2与第k卷积层的输出特征相加,并得到结合的特征Fk,特征结合层没有参数需要学习;
利用高层特征Fk执行图像重建层得到去伪影的模型预测的图像Igi,去伪影的模型预测的图像Ig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为网络模型的所有卷积层个数;
步骤4,比较去伪影的模型预测的图像Igi和高质量子图像Iti,通过优化算法的迭代,得到最终的网络模型参数W和B;
步骤5,对于需要去压缩伪影的测试图像,先估计测试图像的质量系数;
步骤6,根据估计的测试图像的质量系数,再选择相应的神经网络模型参数W和B进行去伪影操作;对测试图像执行步骤3的前向操作,得到测试图像的去伪影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压缩伪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配对集的生成方法为:
根据预先设定的图像质量系数q,利用JPEG格式压缩收集的高质量照片,得到具有压缩伪影的低质量图像集;
从低质量图像集中按d*d截取低质量子图像Ic,并同时从对应的高质量照片中截取相应大小的高质量子图像It,形成包含N对子图像的配对集{Ici,Iti},i∈{1,2,…,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帝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帝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37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