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型缸套的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13231.3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9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3/00 | 分类号: | B22D13/00;C23C14/16;C23C14/58;C22C21/02;F02F1/00 |
| 代理公司: | 34143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学勇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型缸套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型缸套的制备工艺,通过优化铝合金的成分,并采用离心铸造的方式制成缸套主体,使得缸套主体与铝缸体之间易形成结构紧密的冶金结合,缸套主体铝缸体之间的结合力显著提高;通过在缸套主体的内壁先真空镀膜制成镀铝层,然后使用双氧水氧化镀铝层制成结构致密的氧化镀层,相对于铝和铝之间的摩擦系数,后续的铝合金活塞与氧化镀层之间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缸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型缸套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汽车油耗和减少尾气排放,全铝发动机应运而生,是欧美发动机制造企业近几年来开发的新产品,国内刚刚起步,是轻型轿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
由于铝和铝之间的摩擦系数比铝和铸铁之间的摩擦系数要高得多,目前最主流解决办法是在铝缸体内镶铸铁气缸套,铸铁缸套是铝发动机实现低排放、低油耗核心。但是,铸铁缸套和铝缸体之间的结合通过浇铸铝水来实现结合,但是由于铝金属与铸铁之间的结晶不同,铸铁缸套与铝缸体之间的结合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型缸套的制备工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合金型缸套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缸套主体的制备
将铝合金材料熔融成液态材料浇注进模具后,采用离心铸造成粗坯,离心铸造过程中,转速为3000~3500rpm,浇注温度为850~880℃,模具预热温度为200~350℃;然后对粗坯进行车削初加工成毛坯;
步骤二、氧化镀层的制备
在毛坯的内壁进行喷砂粗化处理使得毛坯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50~100μm;然后在毛坯的内壁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制成10~12μm的镀铝层,在真空镀膜过程中,铝坩锅加热温度为1000~1100℃,镀膜室的真空度为-3×10-4~-5×10-4Pa;镀膜结束后,旋转毛坯,毛坯的转速为200~260r/min,用3~3.3m/s流速的双氧水冲击镀铝层5~6min,双氧水的温度为41~43℃;在双氧水的氧化下,镀铝层变成致密的氧化镀层;
步骤三、后处理
按照设计尺寸对毛坯的外壁进行粗车、精车,然后珩磨、抛光处理即得到所述铝合金型缸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铝合金材料中Si含量为5~6wt.%,Ti含量为7~8wt.%,Fe含量为0.3~0.4wt.%,Mn含量为0.6~0.8wt.%,Pd含量为0.05~0.07wt.%,Sr含量为2.3~2.6wt.%,其余为A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双氧水的密度为1.12~1.13g/cm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优化铝合金的成分,并采用离心铸造的方式制成缸套主体,使得缸套主体与铝缸体之间易形成结构紧密的冶金结合,缸套主体铝缸体之间的结合力显著提高;通过在缸套主体的内壁先真空镀膜制成镀铝层,然后使用双氧水氧化镀铝层制成结构致密的氧化镀层,相对于铝和铝之间的摩擦系数,后续的铝合金活塞与氧化镀层之间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铝合金型缸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铝合金型缸套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缸套主体1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3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方坯中间包停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真空压铸双回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