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Ni钢带、使用该钢带的电池钢壳及该钢壳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3066.1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忻锋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堇山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C25D5/12;C25D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陈洪娜;张群 |
地址: | 3151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带 镀层 钢壳 结合力 热处理 电池钢壳 预镀镍层 制备 致密 表面形成 防腐性能 裂隙 层结构 保留 冲制 漏液 溶出 裂缝 贮存 电池 | ||
1.一种镀Ni钢带,包括Fe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Fe基体的内表面上具有Ni镀层,该Ni镀层的表面具有Fe-Ni镀层或Fe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Ni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Ni镀层中靠近Fe基体的的部分在热处理作用下与Fe基体相互渗透合金化形成底层Fe-Ni合金层;当所述Ni镀层的表面为Fe镀层时,该Fe镀层在热处理作用下与所述Ni镀层相互渗透合金化形成表层Fe-Ni合金层,该表层Fe-Ni合金层与底层Fe-Ni合金层之间保留有一部分Ni镀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镀Ni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Fe基体表面未与Ni镀层相互渗透合金化状态下,所述Ni镀层的厚度为0.3~1.0μm,所述Fe基体表面与Ni镀层相互渗透合金化形成底层Fe-Ni合金层状态下,所述底层Fe-Ni合金层的厚度为0.15~0.6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Ni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Fe-Ni合金层的厚度为0.02~0.06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Ni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Fe-Ni合金层、层Fe-Ni合金层中Fe含量均为15%~85%。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2~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镀Ni钢带的电池钢壳,其特征在于:该电池钢壳由所述的镀Ni钢带拉伸冲制形成,所述钢带的内表面位于电池钢壳的内侧,所述钢带的外表面位于电池钢壳的外侧,且所述电池钢壳的外表面具有一层后电镀Ni层,该后电镀Ni层的厚度为0.5~5μm。
7.一种电池钢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钢带预电镀
钢带的预电镀包括预镀镍与预镀铁,预镀镍在钢带的内表面形成厚度为0.3~1.0μm的预镀镍层,预镀铁则是在该预镀镍层的表面形成厚度为0.01~0.2μm的预镀铁层;
(2)钢带热处理
将步骤(1)所得预电镀后的钢带在350℃以上进行热处理,使钢带内表面上的预镀镍层与Fe基体在交界处相互渗透形成底层Fe-Ni合金层,与预镀铁层在交界处相互渗透形成表层Fe-Ni合金层,且该表层Fe-Ni合金层与底层Fe-Ni合金层之间保留有一部分Ni镀层;
(3)钢壳成型
将步骤(2)所得钢带拉伸冲制成电池钢壳,使钢带的内表面位于钢壳内侧,钢带的外表面位于钢壳外侧;
(4)钢壳后电镀
对步骤(3)所得电池钢壳进行后镀镍,在钢壳内侧的表层Fe-Ni合金层上形成底部厚度为0.05~0.25μm的后镀Ni层,在钢壳外侧表面上形成厚度为1~3.5μm的后镀Ni层。
8.一种电池钢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钢带预电镀
钢带的预电镀包括预镀镍与预镀铁镍合金层,预镀镍在钢带的内表面形成厚度为0.3~1.0μm的预镀镍层,预镀铁镍合金层则是在预镀镍层的表面形成厚度为0.01~0.2μm的预镀镍铁层;
(2)钢带热处理
将步骤(1)所得预电镀后的钢带在350℃以上进行热处理,使钢带内表面上的预镀镍层与Fe基体在交界处相互渗透形成底层Fe-Ni合金层,与预镀铁镍层在交界处相互渗透形成新的表层Fe-Ni合金层,且该新的表层Fe-Ni合金层与底层Fe-Ni合金层之间保留有一部分Ni镀层;
(3)钢壳成型
将步骤(2)所得钢带拉伸冲制成电池钢壳,使钢带的内表面位于钢壳内侧,钢带的外表面位于钢壳外侧;
(4)钢壳后电镀
对步骤(3)所得电池钢壳进行后镀镍,在钢壳内侧的表层Fe-Ni合金层上形成底部厚度为0.05~0.25μm的后镀Ni层,在钢壳外侧表面上形成厚度为1~3.5μm的后镀Ni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电池钢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热处理温度为370~7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堇山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堇山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30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可透光钙钛矿量子点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外循环油冷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