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方李果幼树栽培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13008.9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0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廖汝玉;詹晓敏;张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方 幼树 栽培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南方李果幼树栽培管理方法,利用李树主干具有诱发形成不定根的生理特性,对幼树主干嫁接口基部进行促根处理,培育树体形成双重根系,通过更新现有李果类栽培技术,能有效解决李果类成年果树因毛桃砧带来的嫁接不亲和、流胶、树势早衰等生产问题,且克服了直接培土处理影响前期生长、童期延长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方李果幼树栽培管理方法,属于果蔬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南方李果类果树主要包括李、㮈等,产业规模大,是南方最重要的落叶果树。目前南方李果类果树大部分以毛桃为砧木进行嫁接育苗。毛桃作为李果类果树砧木具有生长快、童期短等一系列优点,但也有树体易流胶、树势会早衰、嫁接亲和力差、较易滋生病虫害等缺点。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课题组进行大量试验,发现通过主干根系诱导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通过改进育苗技术和幼树栽培管理措施,诱发李果类果树树体主干形成新根系,培育双层根系,提高树体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解决李果类果树树体易流胶、树势易早衰、嫁接亲和力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南方李果类果树成年后出现的嫁接不亲和、树势早衰、树体易流胶等问题的幼树栽培管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南方李果幼树栽培管理方法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嫁接:在嫁接育苗时,嫁接口降低到离地面5.0cm位置;其余操作与传统嫁接操作一致。传统嫁接方式,嫁接口一般选择在8.0cm以上位置。
定植:在幼树定植时,种植深度以嫁接口高于土面3cm即可,其余操作与传统种植一致。传统定植时,种苗嫁接口离地面高度在8cm以上。
第一次培土:在幼树结果后当年秋冬季开始培土工作。培土前应用环割刀在嫁接口部位进行刻伤,深度割至韧皮部即可;割伤后在切口部位涂抹ABT1号生根粉(按说明书浓度涂抹);然后培土覆盖嫁接口,培土高度为距刻伤部位约5cm位置;培土后浇水湿润,并按照果园常规管理标准进行管理。
第二次培土:结果后第二年秋冬季,在第一次培土基础上再培土,培土土层厚度约5cm。
通过2年培土处理,李果类幼树会在嫁接口处诱发形成新的辅助根层,形成原有根系和新根系两个根层,并能保证新根层不浮在表土层。能有效改善树体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树体生长,克服李果类果树成年后出现的嫁接不亲和、树体早衰、易流胶等问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利用李树主干具有诱发形成不定根的生理特性,对幼树主干嫁接口基部进行促根处理,培育树体形成双重根系,通过更新现有李果类栽培技术,能有效解决李果类成年果树因毛桃砧带来的嫁接不亲和、流胶、树势早衰等生产问题,且克服了直接培土处理影响前期生长、童期延长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嫁接:在嫁接育苗时,嫁接口降低到离地面5.0cm位置;其余操作与传统嫁接操作一致。定植:在幼树定植时,种植深度以嫁接口高于土面3cm即可,其余操作与传统种植一致。
第一次培土:在幼树结果后当年秋冬季开始培土工作。培土前应用环割刀在嫁接口部位进行刻伤,深度割至韧皮部即可;割伤后在切口部位涂抹ABT1号生根粉(按说明书浓度涂抹);然后培土覆盖嫁接口,培土高度为距刻伤部位5cm位置;培土后浇水湿润,并按照果园常规管理标准进行管理。
第二次培土:结果后第二年秋冬季,在第一次培土基础上再培土,培土土层厚度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3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鳅池塘的底排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立体抽拉式可拆卸蚯蚓养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