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基桩侧摩阻力隔离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2187.4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6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燚;周伏良;赵俊逸;罗光财;李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0;E02D1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基桩侧摩 阻力 隔离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基桩侧摩阻力隔离结构及施工方法,用于设置于具有潜在滑移面的地质中,包括:竖直设置的桩身孔,桩身孔内同轴设有空心筒状的外隔离护筒,外隔离护筒的内筒中同轴设有空心筒状的内隔离护筒,内隔离护筒的内筒中同轴设有基桩柱,基桩柱的直径为d。外隔离护筒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至潜在滑移面以下2.5d~4d处,外隔离护筒与桩身孔之间设有混凝土回填层。内隔离护筒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至外隔离护筒底端以下0.5~2m处,内隔离护筒与外隔离护筒之间设有无粘性的柔性材料回填层。本发明的柔性基桩侧摩阻力隔离结构不对外围的刚性结构产生影响,从而不会对边坡地质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符合边坡施工稳定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工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柔性基桩侧摩阻力隔离结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施工柔性基桩侧摩阻力隔离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溶洞发育及潜在滑移面地质分布区域广泛。通常情形下,在高陡边坡潜在滑移面地质上修建桥梁时,坡体上桩侧阻力将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边坡会因桩身对周边岩体侧阻力过大而难以加固,从而严重影响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后期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基桩侧摩阻力隔离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具有潜在滑移面的边坡地质中施工基桩时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基桩侧摩阻力隔离结构,用于设置于具有潜在滑移面的地质中,包括:竖直设置的桩身孔,桩身孔内同轴设有空心筒状的外隔离护筒,外隔离护筒的内筒中同轴设有空心筒状的内隔离护筒,内隔离护筒的内筒中同轴设有基桩柱,基桩柱的直径为d;外隔离护筒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至潜在滑移面以下2.5d~4d处,外隔离护筒与桩身孔之间设有混凝土回填层;内隔离护筒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至外隔离护筒底端以下0.5~2m的设计桩底标高线处,内隔离护筒与外隔离护筒之间设有无粘性的柔性材料回填层;基桩柱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至地质的持力层内至少5m。
进一步地,内隔离护筒包括空心筒状的内隔离护筒本体,内隔离护筒本体的内、外表面均涂刷有涂层,以用于防止基桩柱与内隔离护筒本体的内壁、柔性材料回填层与内隔离护筒本体的外壁粘连以减少侧摩阻力。
进一步地,内隔离护筒本体的内径=d+(50~80)mm,内隔离护筒本体壁厚8~12mm;涂层的厚度为8~10mm。
进一步地,内隔离护筒由多个沿轴线依次相连的内护筒节构成,相邻两节内护筒节的接缝处设有用于包覆接缝的加强筋带。
进一步地,外隔离护筒的内壁与内隔离护筒的外壁之间的径向间距≥100mm;外隔离护筒的壁厚为8~10mm;桩身孔的内壁与外隔离护筒的外壁之间的径向间距≥100mm。
进一步地,外隔离护筒由多个沿轴线依次相连的外护筒节构成,相邻两节外护筒节的接缝处设有用于包覆接缝的加强筋带。
进一步地,桩身孔的顶端、外隔离护筒的顶端及内隔离护筒的顶端三者齐平,且均与地质的地表下的设计桩顶标高线齐平;柔性基桩侧摩阻力隔离结构还包括柔性支承结构,柔性支承结构连接于桩身孔、外隔离护筒及内隔离护筒三者的顶端,柔性支承结构用于柔性支承安装桥梁的承台。
进一步地,柔性支承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承台隔离层,承台隔离层的上方铺设有承台垫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基桩侧摩阻力隔离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前准备操作;测量定位并埋设用于定位的护筒;沿护筒的轴线方向向下冲出桩身孔;制作外隔离护筒并将其吊装至桩身孔内就位,并在桩身孔与外隔离护筒之间充填混凝土;沿桩身孔的轴线方向继续向下冲孔至地质的持力层内至少5m深位置处;制作内隔离护筒,并将其吊装至外隔离护筒中就位;在内隔离护筒内灌注施工出基桩柱,并在内隔离护筒与外隔离护筒之间回填柔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21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空中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标压合捆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