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的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2150.1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4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江青云;汪东;何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41 | 分类号: | H04L12/741;H04L12/75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路径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文的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预先根据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与交换机,构建描述各个节点间物理连接关系的硬邻接矩阵,及描述各个交换机内部逻辑连接关系的软邻接矩阵;在硬邻接矩阵中搜索出发节点与目的节点的邻接点,根据多个邻接点及级联节点,构建遍历走向约束矩阵,并利用遍历走向约束矩阵更改软邻接矩阵;从出发节点开始,交替搜索硬邻接矩阵及更改过的软邻接矩阵,直至到达目的节点,根据辅助栈的动态生成与释放描述路径的筛选过程,并记录搜索路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加快了搜索速度,提高了搜索的准确率,从而提高了报文路径确定的准确率及效率,且复杂度低,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报文的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智能变电站包括智能高压设备和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两部分,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在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中,一般采用易于实现的虚拟局域网作为报文隔离策略,在诸多划分VLAN的方式中,以交换机端口来划分网络成员,其配置过程最为简单可靠。要实现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虚拟局域网的精细化配置,首先要确定各报文经过交换机端口的情况,即端口流量分布情况。
在确定报文路径时,一般将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中的设备端口抽象成节点,设备间的硬接线和交换机端口间的逻辑连接抽象成线,将网络模型抽象成连通图模型,那么确定报文的传输路径情况可等价于求解连通图中两点之间路径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图的遍历算法,如确定两点间路径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解决任意两点间最短路径的弗洛伊德算法等。
但是,由于同一交换机端口两两之间均可能存在虚拟连接关系,判断两点间是否存在路径的算法,如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会出现路径连续经过同一交换机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端口节点的情况,这与实际中报文一进一出交换机端口的情况不符,求取两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虽然能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不适用于环形网络拓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报文的路径确定方法及装置,提高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中报文路径确定的准确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的路径确定方法,应用于智能变电站,包括:
预先根据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与交换机之间、交换机与交换机端口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构建所述通信网络中各个节点间的硬邻接矩阵;根据所述交换机内部的虚拟连接关系,构建所述通信网络中各个节点间的软邻接矩阵;
在所述硬邻接矩阵中搜索出发节点与目的节点的邻接点,根据多个所述邻接点及所述通信网络中的级联节点,构建遍历走向约束矩阵,并根据所述遍历走向约束矩阵更改所述软邻接矩阵;
从所述出发节点开始,交替搜索所述硬邻接矩阵及更改过的软邻接矩阵,直至到达所述目的节点,根据辅助栈的动态生成与释放描述路径的筛选过程,并记录搜索路径。
可选的,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辅助栈的栈顶节点为所述目的节点后,根据所述辅助栈记录的搜索路径生成所述出发节点至所述目的节点的报文传输路径。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遍历走向约束矩阵更改所述软邻接矩阵包括:
所述软邻接矩阵中的各个元素与所述遍历走向约束矩阵中相对应的元素进行与计算,生成的新矩阵作为更改后的软邻接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2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