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升降式候鸟民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1845.8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6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钦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B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10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候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升降式候鸟民宿。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房屋建筑都是固定式结构,建造周期长、费用高,而且拆除不方便,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特别是对于郊外景区,一般都是独栋建造的房屋,采用这种固定式结构的房屋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要求。其灵活性不够,并且对于有落地窗的房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科升降式候鸟民宿,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升降式候鸟民宿,包括房体、支撑框架、预制混凝土块和基础桩,所述基础桩底部可拆卸式连接在预制混凝土块上,所述基础桩顶端开设竖直孔,基础桩两侧沿竖直方向开设与竖直孔连通的长圆孔,所述房体底部可拆卸式连接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包括一个由四根型钢依次可拆卸式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内平行设置多根支撑梁,所述支撑框架底部四角可拆卸式连接插杆,插杆底端活动插入基础桩顶端的竖直孔内,基础桩两侧使用螺栓穿过长圆孔与插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房体侧面设有落地窗,对应落地窗在支撑框架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观景平台,该观景平台的一端翻转连接在支撑框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房体内设有由电机带动的绞盘,绞盘上缠绕有链条,该链条一端固连在绞盘上,另一端与观景平台自由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房体为钢木混合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基础桩包括底板和立柱,立柱底部焊接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立柱上开设有矩形孔,立柱底部与底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用开挖基坑,建设方便,省时省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拆除方便,拆除后不留任何建筑垃圾,有利于土地复耕;
3.房屋底部可升降,方便在场地不平整情况下进行调平,避免了采用传统的地基整平施工,节约工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4.观景平台可升起遮挡落地窗,提高房屋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撑框架与基础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升降式候鸟民宿,包括房体1、支撑框架2、预制混凝土块3和基础桩4。所述预制混凝土块3为立方体结构,其埋设在地面。所述基础桩4为钢制结构,其包括底板41和立柱42,底板41采用强化螺栓连接预制混凝土块3,立柱42底部焊接固定在底板41上,所述立柱42为长方体结构,立柱42顶端开设竖直孔43,该竖直孔43为矩形孔,采用矩形孔可以起到防转的作用,在立柱42底部四角与底板4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板44,提高其承载能力。在立柱42两侧沿竖直方向开设与竖直孔43连通的长圆孔45。
所述房体1为钢木混合结构,采用钢制框架,由木板拼接而成。房体1底部采用螺栓连接支撑框架2,该支撑框架2包括一个由四根型钢依次可拆卸式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架21,在矩形框架21内平行设置多根支撑梁22,所述支撑框架21底部四角螺栓连接插杆5,插杆5底端活动插入基础桩4顶端的竖直孔43内,基础桩4两侧使用螺栓6穿过长圆孔45与插杆5连接。
在施工地面不平整时,可以对应调整相应的基础桩4,利用千斤顶对基础桩4两侧的螺栓6进行顶升,顶升到需要位置时,配合使用螺母进行紧固实现定位。为了进一步保证支撑定位效果,还可以在螺栓6下设置支撑块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采用传统的地基整平施工,节约工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在各个基础桩受力点承载不均衡而导致房体1向一侧倾斜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对应的基础桩4进行调平。
本民宿采用钢木混合结构,独立预制基础,每个连接点均采用强化螺栓连接,全模块化工厂生产,可重复拆装使用,非常方便。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钦,未经刘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18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系列化模块住宅设计方法
- 下一篇:具有高抗震性能的集成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