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磁导率磁性片材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1136.X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松川笃人;本庄良浩;松桥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147 | 分类号: | H01F1/147;H0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陈明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导率 磁性 | ||
一种磁性片材,其特征在于,其充填有36体积%以上的Fe‑Si‑Al合金扁平粉,该Fe‑Si‑Al合金扁平粉的组成由以重量%计9.3≤Si≤9.7、5.7≤Al≤6.1和余量Fe构成,长径比为20以上且50以下,50%粒径D50为5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且矫顽力Hc为60A/m以下;该磁性片材在1MHz下测定的磁导率μ’的温度特性在0℃以上且40℃以下显示极大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搭载有平板终端画面上的输入方式之一的电磁感应方式数字转换器的笔平板并适合作为磁性片材的高磁导率磁性片材。
背景技术
作为智能手机或平板PC等便携终端中的输入方式,在画面上用手指等触摸而进行输入的触摸面板因其直观的操作性的优良而普及,但可利用笔进行文字输入或描绘等的输入方式也搭载于便携终端,作为代表的物质,有电磁感应方式数字转换器(笔平板)。其特征为,电子笔的线圈和数字转换器主体的天线线圈如变压器的一次和二次那样进行磁耦合,但是如果在该耦合中进入来自之外的磁性噪音(作为噪音源,为背光用变换器电路或电源电路的DC-DC转换器等)时,会产生误操作或不良,笔输入中的灵敏度降低。作为该对策,如果在天线线圈和噪音源之间配置磁性片材,则具有不仅能够充分地得到磁屏蔽效果,并且还具备将电子笔和磁通进行交换的经路的作用的优点。
为了提高上述笔平板终端中的笔输入灵敏度,作为磁性片材,需要增大磁导率μ’和厚度t的积(μ’×t)。其另一方面,根据终端的薄型轻量化的要求,需要磁性片材等部件厚度也尽可能小,因此,作为磁性片材,要求提高磁导率μ’。
作为用于提高磁性片材的磁导率μ’的现有技术,已知有追加热压等的后工序,增大磁性材料的填充率,但成本提高不可避免。
作为提高扁平状软磁性材料的磁导率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长径比为20以上,50%粒径D50为50μm以上,扁平粉的D50(μm)、矫顽力Hc(A/m)、体积密度BD(Mg/m3)满足D50/(Hc×BD)≥1.5的关系。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实质上为由软磁性合金粉末和粘结剂构成的复合磁性体,上述软磁性粉末至少表面被氧化,具有扁平状的形状,并且通过管理Tc,预先弥补因表面氧化导致的组成偏离。进而,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在使用有Fe-Al-Si合金的压粉磁芯中,为了使磁芯损耗的温度系数为负,使用磁致伸缩常数为正的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696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7930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60618
发明内容
根据专利文献1,虽然可得到磁导率μ’为200的材料,但是,还不足以得到笔平板用磁性片材所要求的220以上的值。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根据扁平粉的Tc所进行的组成管理中,即使可以推定Fe组成的比例,也难以推定Si和Al各自的组成。进一步,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Fe-Al-Si合金的组成范围是以改善压粉磁芯的温度特性为目的,因此,作为使用扁平粉的磁性片材,该组成范围存在过宽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作为提高扁平状软磁性材料的磁导率的技术,着眼于磁性片材的μ’的温度特性,廉价地提供一种磁导率μ’充分高的磁性片材作为笔平板用磁性片材。
本发明的磁性片材特征在于,其为充填有36体积%以上的Fe-Si-Al合金扁平粉的磁性片材,该Fe-Si-Al合金扁平粉的组成由以重量%计9.3≤Si≤9.7、5.7≤Al≤6.1和余量Fe构成,长径比为20以上且50以下,50%粒径D50为5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矫顽力Hc为60A/m以下,上述磁性片材在1MHz下测定的磁导率μ’的温度特性在0℃以上且40℃以下显示极大值(以下,μ’设为在1MHz下测定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1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