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力式小区径流泥沙自动观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9490.9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5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华;李军;吕宝良;田国纯;党桐;周辉;张之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庆华;李军 |
主分类号: | G01N9/08 | 分类号: | G01N9/08;G01N9/3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徐瑞丰;董金国 |
地址: | 05001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力 小区 径流 泥沙 自动 观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力式小区径流泥沙自动观测仪,其包括内桶、内桶中的浮子以及设置在浮子上方的伞状分水器;所述浮子上、下分别设置有引导其竖直上、下浮动的上竖轴和下竖轴,所述内桶顶部设置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的压力感应面与所述浮子的上竖轴顶端位置相对应,所述内桶底部与所述浮子的下竖轴顶端位置相对应;所述伞状分水器包括进水管、伞状分水罩和设置在进水管的管体上的一级分水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在伞状分水罩顶部,所述伞状分水罩上的水流汇入内桶中,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待观测水源。所述浮子的上竖轴在受到浮力作用上浮时触及压力感应器的感应面。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且使用准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力式小区径流泥沙自动观测仪,属于水文观测径流泥沙领域。
背景技术
比重法是水文行业观测径流泥沙的重要方法之一,此种观测方法是通过称量水样重量,计算水样比重和含沙量。如果水样比重为1(此值为摄氏4度下的标准值),说明水样是纯净水,如果比重大于1,说明水里含有一定比例的泥沙。用人工比重法观测天然径流的含沙量,需要观测人员现场将水样注入比重瓶,并用一定精度的天平秤其重量,再根据预定的转换系统数计算其泥沙含量。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人工观测法将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动观测。
现有的用比重瓶法自动测量泥沙仪经过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测试,其泥沙观测精度可达90%以上。但通过实际应用,该种仪器存在构件较多,安装操作难度大,使用中容易出现错位、断接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鉴于上述种种不便,急需一种不利用比重法也能测量泥沙比重的仪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准确方便的浮力式小区径流泥沙自动观测仪。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浮力式小区径流泥沙自动观测仪,其包括内桶、内桶中的浮子以及设置在浮子上方的伞状分水器;所述浮子上、下分别设置有引导其竖直上、下浮动的上竖轴和下竖轴,所述内桶顶部设置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的压力感应面与所述浮子的上竖轴顶端位置相对应,所述内桶底部与所述浮子的下竖轴顶端位置相对应;所述伞状分水器包括进水管、伞状分水罩和设置在进水管的管体上的一级分水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在伞状分水罩顶部,所述伞状分水罩上的水流汇入内桶中,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连通待观测水源。所述浮子的上竖轴在受到浮力作用上浮时触及压力感应器的感应面。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分水孔设置在进水管垂直于伞状分水罩顶部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伞状分水器还包括设置在伞状分水罩顶部的二级分水孔,所述二级分水孔和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内桶底部设有内桶出水口,所述内桶出水口的排水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内桶的进水量。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桶底部位于内桶出水口上设置有中空的底托,所述浮子的下竖轴顶端支撑于所述底托上,所述底托上设有和内桶出水口相通的排水孔。
进一步的,本方案还包括带触控屏的PLC模块,所述压力感应器的输出端接所述带触控屏的PLC模块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本方案还包括GSM收发模块,所述带触控屏的PLC模块的输出端接所述GSM收发模块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浮子为球形。
进一步的,本方案还包括其还包括设置在内桶外部的外桶,所述内桶和外桶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外桶底部设有外桶出水口,所述外桶出水口下方设有浮筒室,所述浮筒室内设有浮筒、连接杆和出水口塞堵,所述浮筒室底部设有浮筒室出水口,所述浮筒在浮力作用下通过连接杆控制设置在浮筒室出水口-的出水口塞堵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浮筒室的浮筒室出水口下方承接有径流表室,所述径流表室内安装有径流表,所述径流表室上设有泄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庆华;李军,未经周庆华;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94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