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协同表面等离激元-激子催化反应器件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9332.3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孙萌涛;曹恩;林炜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B01J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协同 表面 离激元 激子 催化 反应 器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光电协同表面等离激元-激子催化反应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硅片、二维半导体材料(4)、源极/漏极(2)和入射激光(1),硅片上覆盖贵金属纳米颗粒,贵金属纳米颗粒上覆盖二维半导体材料(4),源极/漏极(2)位于二维半导体材料(4)上,硅片置于底座上,底座底部引入门电压;
所述源极/漏极(2)的两电极尺寸和间隙能够调节,目标分子(3)位于两电极之间,所述贵金属纳米颗粒厚度为1-1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协同表面等离激元-激子催化反应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包括SiO2层(6)和Si层(7),其中,Si层(7)上覆盖SiO2层(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协同表面等离激元-激子催化反应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二氧化硅或单晶硅的硅片上热蒸发贵金属纳米颗粒,得到贵金属纳米材料基底;
S2:将二维半导体材料转移到S1中制得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基底上,并进行清洗保证表面清洁;
S3:将金/铬纳米颗粒通过热蒸发的方式按照先铬后金的顺序蒸发到S2中制得的二维半导体材料与金属纳米颗粒复合基底上作为源极/漏极;
S4:利用底座在S3中制成的器件底部引入门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协同表面等离激元-激子催化反应器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铬的厚度为5nm,金的厚度为80-1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93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