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氮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09273.X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1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东;方振远;洪远志;殷秉歆;罗必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21/082 | 分类号: | C01B21/082;B01J27/24;C01B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片 碳化氮 三聚氰胺 马弗炉 泡沫镍 制备方法和应用 纳米材料合成 光催化分解 可见光 光催化剂 一步合成 圆形坩埚 氢气 石墨相 坩埚盖 称取 可用 平放 下层 优选 上层 水产 合法 |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利用简单直接快速的热聚合法一步合成类石墨相碳化氮(g‑C3N4)纳米片光催化剂,可用于可见光下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气。称取三聚氰胺置于圆形坩埚中,然后将处理好的泡沫镍平放于三聚氰胺之上,接着盖上坩埚盖,并平置于马弗炉中,初始温度为50℃,以2.3℃/min的升温速率将马弗炉升温至500℃‑55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4h,优选550℃,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上层黑色的泡沫镍和下层相应的碳化氮纳米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利用简单直接快速的热聚合法一步合成类石墨相碳化氮(g-C3N4)纳米片光催化剂,可用于可见光下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气。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政府和科学家们正在寻求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有效替代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在过去的近四十年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因具有经济、环保、可再生、安全等优点,已成为解决问题的热门研究课题,光催化技术利用绿色和无污染的太阳光既可以实现分解水制氢气,还可以分解污染物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众所周知,纳米材料因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点,以及其特有的三大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被称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因此,开发可实际应用的纳米级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是当前光催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类石墨相非金属半导体碳化氮(g-C3N4)作为一种有机半导体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可见光响应、非金属的组成、低廉的成本、安全无毒等特点,被公认为优秀的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领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但是,单一的体相的g-C3N4材料存在很多缺点,如比表面积小、导电性差、光生激子复合率较快、反应活性位点和可见光利用效率低。相比于体相的g-C3N4,碳化氮纳米片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此外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其有更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气的活性明显比体相的g-C3N4好。因此,制备碳化氮纳米片是一种有效地提高氮化碳光催化性能策略,当前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主要有超声剥离,热剥离和模板辅助合成等,这些方法存在很多不足,如制备周期长,耗能和工艺繁琐。目前还没有关于用泡沫镍辅助制备碳化氮纳米片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直接快速的碳化氮纳米片的合成方法,并将该碳化氮纳米片用于可见光下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该方法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利用泡沫镍辅助一步热聚合法合成类石墨相碳化氮纳米片光催化材料。
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将泡沫镍洗涤后,干燥待用。
所述将泡沫镍洗涤指:用6mol/L的盐酸超声洗涤30min,然后分别用水和乙醇洗涤三次。
所述泡沫镍的规格为3cm×3cm×1mm。
所述干燥指:在60℃条件下真空干燥2h。
步骤2:称取三聚氰胺置于圆形坩埚中,接着盖上坩埚盖,并平置于马弗炉中,初始温度为50℃,以2.3℃/min的升温速率将马弗炉升温至55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4h,等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研磨得到体相碳化氮粉体。
步骤3:称取三聚氰胺置于圆形坩埚中,然后将处理好的泡沫镍平放于三聚氰胺之上,接着盖上坩埚盖,并平置于马弗炉中,初始温度为50℃,以2.3℃/min的升温速率将马弗炉升温至500℃-55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4h,优选550℃,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上层黑色的泡沫镍和下层相应的碳化氮纳米片。
所述的圆形坩埚容量为5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92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