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离子脉冲增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8962.9 | 申请日: | 201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2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马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香格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脉冲 增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离子技术领域,尤其是适合空气净化领域的负离子脉冲增强器。
背景技术
负离子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带电子负电荷的氧离子,氧离子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具有净化作用或者存进相应的降解作用,负离子的存在能够使空气产生自净化的作用,因此,负离子技术目前比较广泛的应用在空气净化领域。负离子目前常见的负离子发生装置是由简单的高压发生器与产生离子的放电电极构成的,这种形式的负离子发生装置由于电晕放电过程的放电稳定性较差及放电频率较低造成电离产生的负离子发生功率有限,其产生的负离子是能量较低的普通的负电子,其稳定性较差、释放距离过低,不易被人体吸收,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正离子及臭氧而对环境与人群造成伤害。这种形式的负离子发生装置所产生的负离子不能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正离子、带正电污染大气的微粒子、大气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以及人体带有的静电等。而且目前这种负离子发生器普遍使用的高压发生器大部分都是采用变压器,通过输入的直流电压,再经过振荡器电路产生一个高频振荡电流,经过变压器升压后再经多次倍压后输出一个直流负高压产生高压电场电离空气产生负离子,其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做出的产品体积较大,应用范围和场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并且容易产生电磁干扰,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影响,并且由于电压较高,也有不安全,不稳定的隐患,如有可能引起燃烧等缺点。
为了解决现有负离子发生器不稳定、强度不够、发射范围较小等缺陷,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负离子增强器、负离子脉冲增强器等,用于增强一般负离子发射器发生的负离子,简单将就相当于自来水的水压不足,增加了一个增压装置。增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负离子发生器的应用场合和应用效果,但目前的负离子增强器的增强效果也不稳定、使用寿命较短,有的增强器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发热等现象,导致使用时间长了之后,由于内部材料的弱化,导致增强效果降低,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以提供能够增强及稳定脉冲频率的负离子发射器,使电晕放电的负离子发生装置更为高效和高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加速负离子发射强度、扩大负离子发射范围的负离子增强器。具体实施方案为:一种负离子脉冲增强器,包括高压绝缘的方形外壳,内壳体,负离子发生器接入端和负离子加速器释放端,内壳体内部设置有截面为双曲线状的加速内筒,加速内筒两端和内壳体的两端配合密封连接,加速内筒内部填充有天然矿石粉,负离子发生器接入端设置有容纳负离子发射碳纤维的导电体,导电体位于加速内筒端部的中央位置,负离子加速器释放端的端面上通过导线外接发射负离子的纳米碳纤维,加速内筒与内壳体之间为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天然矿石粉掺杂有纳米石墨烯粉末,掺杂量以重量百分数计为1-10%。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外壳与内壳体之间的空间填充有耐热绝缘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耐热绝缘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耐高温玻璃纤维、耐高温云母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天然矿石粉为轻石粉、电气石、天然沸石粉、麦饭石粉、堇青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碳纤维具有1000-50000个尖端的纳米碳纤维束。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经过两次密封处理。
本技术方案可以广泛应用在家用和商用的空气净化器、消毒设备等,使用时,将本发明的负离子脉冲增强器安装在普通的负离子发生器之后,然后连接负离子发射终端即可,常见的是将单极负离子发生器的发射端接入负离子脉冲增强器的接入端空腔中,然后输出端连接负离子发射的纳米碳纤维束即可完成增强的连接。将负离子发生器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发射出的负离子发射距离更远,传播活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香格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香格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89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稳定性火花塞
- 下一篇:一种新型负离子降压增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