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充电桩多枪自动识别纠错处理系统、方法及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8115.2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葛福胜;吴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60;B60L53/66;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郭方伟;冯小梅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充电 桩多枪 自动识别 纠错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交流充电桩多枪自动识别纠错处理系统、方法及充电桩。信号采集模块接收用户选择的充电枪枪号、用户信息、订单信息;信息分发处理模块处理接收的信息得到分类信息;自动识别纠错模块将分类信息进行处理并创建分类信息表;自动识别纠错模块判断反馈信号的充电枪枪号与用户选择的充电枪枪号是否一致;若一致将充电枪枪号设置为锁定状态;若不一致,则自动调整并显示实际连接的充电枪枪号,将实际连接的充电枪枪号设置为锁定状态。通过实施本发明,实现了对一桩多枪充电枪随处放置、随意插拔的控制,有效解决了用户将充电枪还错位置、选错枪、无法充电、扣错费、无法停止充电、无法离开等困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汽车充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交流充电桩多枪自动识别纠错处理系统、方法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严重的大背景下,为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汽车工业向着清洁、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今后的普及速度会异常迅猛,未来的市场前景也是异常巨大的。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我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标准来扶持和规范电动汽车的发展。但要实现电动汽车大面积普及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市场上铺设的充电桩基本不具备电子锁功能,导致充电枪随处放置,随意插拔,充电枪状态信息不知会监控平台。市场上铺设的一桩双枪的充电桩存在A枪还到B枪枪座位置的现象,导致A车结算停止的是B车充电,B枪可以拔下,A枪无法拔枪,造成A车扣除的是B车的费用,A车必须等B车车主刷卡结束充电才可以拔枪,否则无法拔枪,无法离开。本发明所实现的是充电桩多枪自动识别纠错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用户将充电枪还错位置、选错枪、无法充电、扣错费、无法停止充电、无法离开等缺陷,提供交流充电桩多枪自动识别纠错处理系统、方法及充电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交流充电桩多枪自动识别纠错处理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息分发处理模块、自动识别纠错模块、电子锁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接收用户选择的充电枪枪号、用户信息、订单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分发处理模块;
所述信息分发处理模块根据预设算法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归类,得到分类信息,并将所述分类信息发送至所述自动识别纠错模块;
所述自动识别纠错模块将所述分类信息进行处理并创建分类信息表,并将所述分类信息表发送至所述电子锁处理模块;
所述电子锁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分类信息表的指令控制电子锁对充电枪进行锁定和解锁,将所述电子锁的反馈信号返回至所述自动识别纠错模块;所述自动识别纠错模块判断所述反馈信号的充电枪枪号与用户选择的充电枪枪号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发出连接成功提示信息,并将所述充电枪枪号设置为锁定状态;若不一致,则自动调整并显示实际连接的充电枪枪号,发出连接成功提示信息,并将实际连接的充电枪枪号设置为锁定状态。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交流充电桩多枪自动识别纠错处理系统,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用于读取IC卡信息的IC卡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订单信息的订单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用户信息的用户信息打包单元、以及用于人机交互的人机交互单元。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交流充电桩多枪自动识别纠错处理系统,所述人机交互单元为触摸屏人机交互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选择信息、显示充电枪的连接状态信息、显示使用状态信息、以及显示用户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永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8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浒苔芽孢杆菌Y15-8及其抗肿瘤活性蛋白
- 下一篇:升降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