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灭茬秸秆还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7615.4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何传龙;朱宏斌;王道中;何华彬;王明秀;李帆;花可可;郭志彬;产焰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34114 | 代理人: | 于俊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灭茬 秸秆 还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灭茬秸秆还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时代进步和农业发展,秸秆难处置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如秸秆发电、制沼气、堆肥、食用菌原料等,由于秸秆生产量大,处置时间短,这些方法很难处置面广量大的农田秸秆。
秸秆机械灭茬还田,秸秆不需移走,简单方便,有望成为农作物秸秆处置主要技术。但目前推广机械灭茬秸秆还田存在很多问题;很多试验和实践均表明,土壤有一定净化秸秆能力,但土壤净化秸秆量一般都低于单季作物生长量1/2以下,超出的部分就会对下茬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秸秆还田量越多,影响就越大;目前推广机械灭茬秸秆还田能将长秸秆粉碎成较短的秸秆,并与表层土进行混匀,增加了农田秸秆消解能力,可将农田秸秆消化秸秆能力提高到一季作物秸秆生产量的1/2,仍然存在农田不能消解全部秸秆的问题,特别是收获时秸秆在田间分布不均,秸秆多的地方影响下茬作物播种和幼苗生长,病虫害多,最终影响下茬作物生长和产量,这是农民机械灭茬秸秆还田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
因此必须改进现有机械灭茬秸秆还田方式,使之既能处置大量秸秆,又能节肥增产增效和培肥土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械灭茬秸秆还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消解秸秆的能力,解决了机械灭茬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衍生问题(秸秆化感效应、播种缺苗断垄、幼苗长势差、黄化、病虫害增多,减产减收等)。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机械灭茬秸秆还田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收获季节,用灭茬机对整体地块上收割作物后留下的秸秆进行灭茬;灭茬过程中秸秆被铡碎,一部分铡碎的秸秆混入到表层土中,剩余部分的秸秆留在地表;
(2)将整体地块划分成5-10等份地块,将整体地块上秸秆总量的一半收集并集中堆放在1等份地块上,该地块休闲一季;在其它未堆放秸秆的地块上播种下茬作物;
(3)在秸秆集中堆放的1等份地块上,用灭茬机再灭茬两遍,秸秆进一步粉碎变短;在秸秆上撒上促腐物质,用旋耕机旋耕,将粉碎的秸秆、促腐物质与土壤充分混均,一个月后再用旋耕机对秸秆堆放的地块进行第二次旋耕;
促腐物质的添加量为1100-2200公斤/亩。
作为优化方案,整体地块上每年轮作两季作物,每季拿出1等份地块作为秸秆集中堆放的地块,其它未进行堆放的地块种植作物;2.5-5年后所有地块轮流集中堆放秸秆一遍,之后再次循环堆放;秸秆集中堆放的地块能够保证旋耕机自由进出旋耕。
作为优化方案,步骤(3)中促腐物质为畜禽粪和石灰。
作为优化方案,畜禽粪为猪粪、牛粪或者鸡粪,且为湿粪,添加量为1000-2000公斤/亩。
作为优化方案,石灰的添加量为30-50公斤/亩。
作为优化方案,作物为小麦或者玉米或者水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得地表收集过秸秆地块作物播种质量高、幼苗长势好、病虫害少,产量高、效益好;同时显著提高了秸秆集中地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质变得疏松,缓冲容量增大,土地生产能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使土壤消解秸秆能力大大增加,解决了机械灭茬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衍生问题(秸秆化感效应、播种缺苗断垄、幼苗长势差、黄化、病虫害增多,减产减收等)。
2、将整体地块进行划分,轮流、循环堆放秸秆,不仅大大增加了土壤消解秸秆的能力,还使得地块肥力得到整体、均衡提升。
3、本发明添加的畜禽粪不仅为分解秸秆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和全面的营养,还使得畜禽粪得到了高效利用,节约了处理成本;而碱性石灰的添加不仅破坏了秸秆表面腊质层,还中和了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酸,从而有利于作物秸秆吸收水分促进腐解,并能杀灭秸秆和土壤病菌,因此石灰的添加可大大提高土壤消化秸秆能力。
4、本发明操作简单,便于推广,使农业废弃物秸秆和畜禽粪变成培肥土壤资源,土壤将越来越肥沃,土地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为我国粮食安全“藏粮于仓”向“藏粮于地”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表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地点:安徽省蒙城县省农科院马店试验站。供试土壤:砂姜黑土。小麦与玉米轮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7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窄行线耕播种机
- 下一篇:促进粘性盐碱土壤快速淋洗脱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