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粮食储存处理系统和粮食储存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7500.5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8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研融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9/06 | 分类号: | A23B9/06;A23B9/14;A23B9/22;A23B9/26;A23B9/30;A23B9/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梁雪娇 |
地址: | 361007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粮食 储存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粮食储存处理系统和粮食储存处理方法,储存处理系统包括传输系统、第一熏蒸涂覆系统、喷涂系统、第二熏蒸涂覆系统、羟基自由基处理系统和紫外光处理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粮食储存处理方法。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粮食储存处理系统和粮食储存处理方法不仅使粮食在储存过程中覆盖了保护膜,隔绝了粮食与空气接触,抑制粮食表面微生物生长和虫卵繁殖,大大增加了粮食储存的安全;还能在使保护膜在储存后与粮食分离,保证了人们在食用粮食时不误食保护膜,大大保证了人们的食品健康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储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粮食储存处理系统和粮食储存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粮库采用粮面施药、布袋埋藏和探管法熏蒸杀虫等方式,所用熏蒸剂主要为磷化氢、环氧乙烷、溴甲烷和硫酰氟,随着人们环保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以上熏蒸剂的局限性逐步体现出来,如:磷化氢强致毒性,损害肺、心、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过度暴露造成哮喘、肺炎或肺纤维化疾病,以及易自燃烧等不安全因素;环氧乙烷的致变性和爆炸性;溴甲烷对大气平流层的臭氧的破坏性以及直接对人类产生毒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自1997年第九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会议”后开始,发达国家已经约定从2005年起逐步停止使用溴甲烷消毒剂,我国也在2003年4月正式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承诺将于2015年1月1日前全面停止甲基溴在农业、仓储、烟草等行业上的使用。
专利申请CN 105394174,公布日为2016年03月16日,提供了一种粮食储存系统及其粮食储存方法,其通过喷涂的方式将保鲜剂剂喷涂到粮食表面,形成保护膜,隔绝粮食与空气接触,从而抑制大米表面微生物生长和虫卵繁殖,达到保鲜效果,具有无毒、高效、对环境友好及低成本的优点。尽管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采用的保鲜剂为壳聚糖、醇溶蛋白、L-抗坏血酸、海藻糖及生姜醇提取物等生物保鲜剂,但这些生物保鲜剂不仅价格较高,且该专利申请中并未说明这些保鲜剂在粮食表面的覆膜率如何,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生物保鲜剂难以成膜,仅能通过粮食谷壳表面的微孔进行附着,且这些保鲜剂附着至粮食表面的微孔后难以分离,一旦被人体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粮食储存处理系统,包括:传输系统、第一熏蒸涂覆系统、喷涂系统、第二熏蒸涂覆系统、羟基自由基处理系统和紫外光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传输系统将粮食传输至第一熏蒸涂覆系统,所述第一熏蒸涂覆系统将底层覆膜剂熏蒸涂覆至粮食表面,所述底层覆膜剂具有沾黏性;
粮食熏蒸涂覆底层覆膜剂后,再由传输系统输送至喷涂系统,所述喷涂系统将固体颗粒粉末喷涂至粮食表面;
粮食表面喷涂固体颗粒粉末后,再由传输系统输送第二熏蒸涂覆系统,所述第二熏蒸涂覆系统将表面聚合覆膜剂涂覆至粮食表面,所述表面聚合覆膜剂能够进行自聚合反应;
粮食涂覆表面聚合覆膜剂后,再由传输系统输送分别传输至羟基自由基处理系统和紫外光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最后由传输系统传输至粮食收集处。
进一步地,所述底层覆膜剂为乙酸乙酯,所述固体颗粒粉末为二氧化钛粉末和碳酸氢钠粉末的混合物,所述表面聚合覆膜剂为醋酸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钛粉末和碳酸氢钠粉末的质量比为4:1~8:1。
进一步地,所述羟基自由基处理系统设置有羟基自由基发生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粮食储存处理系统,通过熏蒸和喷涂的方式结合,将底层覆膜剂、固体颗粒粉末和表面聚合覆膜剂依次涂覆至粮食表面,能够使粮食表面更加均匀地被保护膜包覆,同时通过羟基自由基处理系统和紫外光处理系统对粮食进行杀菌消毒以及固化处理,表面聚合覆膜剂在羟基自由基的处理下进行自聚合反应,使粮食表面能够包覆上一层聚合物薄膜,同时通过紫外线处理系统进行固化,并结合固体颗粒粉末使聚合物薄膜产生一定的硬度和脆性,且当粮食储存完成后,通过搅拌浸泡的方式便可将粮食表面的保护膜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研融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研融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7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