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溶漏斗水库及其拱形梁板封堵结构和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7390.2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马河图;赵迪;阿比尔的;贺林林;汪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7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溶 漏斗 水库 及其 拱形 封堵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岩溶漏斗水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梁板封堵结构,所述拱形梁板封堵结构用于封堵岩溶漏斗的天然排水通道,所述拱形梁板封堵结构与位于其上部的岩溶漏斗的周边岩体之间形成用于储水并经防渗漏处理的储水区;混凝土基座的底面和外侧面均与岩溶漏斗的周边岩体接触;所述储水区内设有用于泄洪的泄洪建筑物、用于取水的取水建筑物和用于放空储水区的放空建筑物;所述放空建筑物设置在所述储水区的底部,所述泄洪建筑物设置在所述储水区的上部,所述取水建筑物设置在所述储水区的中部;
所述拱形梁板封堵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混凝土基座内用于封堵岩溶漏斗的天然排水通道的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混凝土板的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间隔设置为至少一根,所述混凝土梁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座上;
所述混凝土板包括上层混凝土板和位于所述上层混凝土板下方的下层混凝土板;
所述上层混凝土板和下层混凝土板内均设有施工缝Ⅰ,所述施工缝Ⅰ内填充设有止水材料;
设置在所述上层混凝土板的施工缝Ⅰ和设置在所述下层混凝土板的施工缝Ⅰ呈错位设置;
所述混凝土基座上设有用于设置混凝土梁的槽,所述混凝土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槽内;
所述混凝土板与所述混凝土基座之间设有施工缝Ⅱ,所述施工缝Ⅱ内填充设有止水材料;
所述混凝土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混凝土基座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混凝土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漏斗水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建筑物的进水口底面高程等于或略低于所述储水区的正常水位高程;所述放空建筑物的进水口底面高程等于或略低于所述储水区的死水位高程;所述取水建筑物上连接设有输水管道,且所述取水建筑物的取水口高程位于所述储水区的死水位高程与正常水位高程之间。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拱形梁板封堵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清除或治理危岩体:清除或治理所述拱形梁板封堵结构顶面高程以上的危岩体;
2)开挖混凝土基座基坑:开挖混凝土基座基坑至设计高程,并清除或治理所述混凝土基座基坑边坡不稳定岩体;
3)施工混凝土基座:在开挖好的混凝土基座基坑内施工混凝土基座,并注意养护混凝土,防止开裂;
4)施工混凝土梁:采用预制或现浇方法施工混凝土梁;当采用预制方法施工混凝土梁时,混凝土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制作,混凝土梁安装到位后,用细石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梁与混凝土基座间的缝隙;当采用现浇方法施工混凝土梁时,注意养护混凝土,防止开裂;
5)施工下层混凝土板:在已施工的混凝土梁顶面施工下层混凝土板,并注意养护混凝土,防止开裂;
6)施工下层止水:在已施工的混凝土基座与下层混凝土板之间的施工缝Ⅱ和在下层混凝土板内的施工缝Ⅰ内填充止水材料;
7)施工上层混凝土板:在已施工的下层混凝土板顶面施工上层混凝土板,并注意养护混凝土,防止开裂;
8)施工上层止水:在已施工的混凝土基座与上层混凝土板之间的施工缝Ⅱ和在上层混凝土板内的施工缝Ⅰ内填充止水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73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嵌式河道护坡环保砖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农田基建用引水渠自动抹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