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DC/MDIO接口的千兆以太网交换电路访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7032.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6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飞;李小波;赵文琦;王剑峰;贺占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935 | 分类号: | H04L12/93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dc mdio 接口 千兆 以太网 交换 电路 访问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DC/MDIO接口的千兆以太网交换电路访问装置,包括主机模块和从机模块,主机模块与选择模块和第一PAD模块连接;从机模块与选择模块和第二PAD模块连接;其中从机模块包括协议解析模块,协议解析模块与伪物理层寄存器模块连接,伪物理层寄存器模块与同步模块连接,同步模块与AHB主机模块连接。仅通过MDC/MDIO接口,实现了交换电路对外部物理层的访问,以及用户对交换电路的访问,该装置适用于高集成度、低开销的电路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MDC/MDIO接口的千兆以太网交换电路访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主流的千兆以太网交换电路中,用户往往需要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对交换电路进行特殊的配置,即实现对交换电路的自主可配,因此用户需要能够对交换电路内部寄存器进行访问。
现有的解决方案中通常采用SPI接口实现。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接口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只要应用在EEPROM、FLASH、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中。该接口使用4位信号线:串行时钟线SCL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M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以及低电平有效的从机选择线NSS。
采用SPI接口对交换电路进行访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特定的访问流程对内部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该方式需要将SPI协议进行解析,同时转换为交换电路内部的AHB协议,通过AHB总线对寄存器模块进行访问;另一种方式是将配置信息固化在EEPROM中,通过SPI接口下载到交换电路内部从而完成对寄存器的配置。该方式需要交换电路主动发起对EEPROM的访问,将读出的信息进行缓存后再通过AHB总线对寄存器模块进行配置。
在现有的方案中,为了实现用户对交换电路的访问,均采用了独立的接口,因此会增加电路端口数目,增大板级布局布线工作量,不适合在I/O资源紧张的电路中使用;另一方面,独立接口需要在电路内部增加相应的控制器,增大硬件资源开销,不适合在高集成度的电路中使用。综上,现有的方案采用独立的端口实现用户对交换电路的访问,但该种方法造成了I/O端口、硬件资源消耗的增大,因此不适合应用在高集成度、低开销的电路设计中。
为了保持对物理层更好的兼容性,目前主流的交换电路中均会预留对外部物理层电路(physical layer,简称phy)进行配置的MDC/MDIO接口。一般情况下,该接口只能实现交换电路对外部phy的访问,而本发明基于交换电路中的MDC/MDIO接口,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分别实现了交换电路对外部phy的访问以及用户对交换电路的访问,即提出一种基于MDC/MDIO接口的千兆以太网交换电路访问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DC/MDIO接口的千兆以太网交换电路访问装置;实现了交换电路对外部物理层的访问,以及用户对交换电路的访问,该装置适用于高集成度、低开销的电路设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MDC/MDIO接口的千兆以太网交换电路访问装置,包括主机模块和从机模块,主机模块与选择模块和第一PAD模块连接;从机模块与选择模块和第二PAD模块连接;其中从机模块包括协议解析模块,协议解析模块与伪物理层寄存器模块连接,伪物理层寄存器模块与同步模块连接,同步模块与AHB主机模块连接;其中主机模块对外部物理层寄存器进行读或写操作;选择模块完成主机模式和从机模式的动态切换;从机模块连接内部寄存器模块,从机模块接收第一PAD模块和第二PAD模块发送的MDC/MDIO数据,并且对内部寄存器模块进行读或写操作;伪物理层寄存器模块实现协议解析模块和AHB主机模块对其的访问,伪物理层寄存器模块输出访问控制和数据信号至AHB主机模块。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主机模块与MAC用户模块连接。
其中MAC用户模块控制主机模块产生MDC/MDIO协议标准的访问时钟和同步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7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转轴支撑的皮套键盘
- 下一篇:一种智能键盘